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39: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经济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规则》(财建〔2013〕165号)2013年4月23日发布。

(7)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为中国预算体制由传统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8)《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2014年10月08日发布。

二、绩效预算管理的原理 (一)绩效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1.绩效与预算绩效

“绩效”一词最初来源于企业,其英文“Performance”,意为“履行”“执行”“表现”“行为”“完成”,在管理学中被引申为“成绩”“成果”“效益”。从不同角度,对“绩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概括来说,“绩效”就是个人、组织、政府等通过努力和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和结果,以及产出和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即效益、效率和效果情况。

从本质上讲,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但对衡量“预算绩效”而言,它们又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用“3E”描述“预算绩效”:

一是“经济性”(Economy),是成本与投入的关系,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即预算支出是否节约;

二是“效率性”(Efficiency),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是否讲求效率;

三是“效益性”(Effectiveness),是产出与目标的关系,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

2.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是按绩效目标和成本计算的政府资金供给计划。是按照绩效思想和原则编制并包含清晰的事业发展计划和明确的支出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的预算。

绩效预算由绩、效、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绩”是指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用具体指标评估完成目标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财政为这一支出目标提供的拨款额。

其本质就是指由政府部门在明确需要履行的职能和需要消耗的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绩效目标,编制绩效预算,并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业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绩效预算关注的不是预算的执行过程,而是执行的结果,不是政府的钱够不够花,怎么花,而是政府在这些地方花了钱,老百姓最终得到了什么?因此绩效的衡量是实行绩效预算的基础。

3.预算绩效管理

(1)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①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仍是预算管理,是利用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方法等对现有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②预算绩效管理的主线是结果导向,即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始终以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为依据,始终以“绩效目标实现”这一结果为导向开展工作。

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强化支出责任,“用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不断提高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的支出责任意识。

④预算绩效管理的特征是全过程,即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之中,实现全方位、全覆盖。

⑤预算绩效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四个环节紧密相连,即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的有机统一,一环扣一环,形成封闭运行的预算管理闭环。

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改进预算管理,控制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⑦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位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绩效管理的范畴,在政府绩效管理的整体框架下展开。 (2)预算绩效管理的特征

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通俗的讲就是政府公共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实际上就是解决三个问题:

①该不该投入公共财政资金做这项工作。 ②花多少钱做这项工作。 ③财政的投入是否值得。

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预算绩效管理的三个主要内容,即绩效目标、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

(二)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是指用于分析绩效数据,得出评价结论的各种经济分析、评估和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1.因素分析法

是指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公共项目都用到因素分析法,通过不同因素的权重评比,进行综合评分。

2.最低成本法

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由于公共部门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组织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使用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同时,也需要明确不同对象的产出和结果,并适当选取其他方式综合进行绩效评价。

3.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一定时期内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的分析方法,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结合预算支出确定的目标,比较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及所付出的成本,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的项目,但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4.比较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比较法主要适用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通常也通过一些案例的对比分析来进行方案的选择,进行评判。

应用比较分析法的几个关键因素: (1)对比标准。选用标准要客观、可比;

(2)指标的选择。多用相对数指标,慎用绝对数指标;

(3)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在项目资金较高、项目实施周期较长时,尤为注意。 (三)绩效预算运行体系

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入到部门预算管理,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紧紧围绕绩效管理而展开。

绩效预算运行具有以下的框架体系: 1.编制年度绩效计划

年度绩效计划通常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部门的战略目标确立,详细阐述部门在特定年度内拟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和水平。包括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需开展的详细活动和需动用的资源,衡量绩效目标的具体指标以及按照正常条件能够达到的绩效标准等。它要作为将来对该部门或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

2.提交绩效报告

为跟踪部门年度绩效计划的进展情况,一般要求部门管理者定期或者不定期提交绩效报告,通过绩效指标详细描述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

3.进行绩效评价

虽然绩效报告一般会对年度绩效计划和实际完成绩效进行比较,并对部门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做出判断,但是由于绩效报告由部门自己提供,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需由独立于部门的外部机构进行评价。

4.反馈绩效评价结果 (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

1.建立涵盖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2.完善单位决算报表、资产配置标准、部门项目支出标准等体系建设。

3.加强业务规程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制订系统、规范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细则,明确各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分级分类、适用高效、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及业务规范。

三、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 (一)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内容 1.编制预算目标

它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部门(单位)申请预算时,要按要求申报绩效目标。 2.预算绩效运行监控

在执行预算内,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对绩效信息适时进行跟踪监控,重点监控是否符合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

3.预算完成评价

预算执行结束后,财政部门或预算部门要认真分析和积极利用决算数据,对财政支出的实际绩效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 (二)设定与编制绩效目标 1.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是指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结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部门预算时填报,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

绩效目标既是预算编制阶段资金安排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预算执行中绩效运行监控的主要内容,还是预算执行完毕后绩效评价实施的重要依据。

绩效目标设定是绩效目标管理的首要环节。它就是预算部门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并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目标的过程。

2.绩效目标编制的范围与依据 (1)绩效目标编制的范围

原则上预算部门所申请的全部财政性资金都应该编制绩效目标。每年度的绩效目标具体编制范围由当地财政部门在布置下年度预算时予以确定。 (2)绩效目标编制的依据

预算部门在编制绩效目标时,主要参考以下依据: 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③部门职能及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

搜索更多关于: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 的文档
新预算法解读与预算管理应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5te946c60sr9y0o3oh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