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14.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属于 (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15.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二、多选题
1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7.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8.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19.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 S3,下列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4%
2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醋和矿泉水
B.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CO2灭火器灭火 三、填空题
2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_。
(2)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4)铵根离子_____。 22.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软水、硬水常加入______;
?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______。
四、推断题
23.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请写出相关符号: 甲元素_____;乙元素_____;丙元素_____;丁的离子符号为_____。 五、流程题
24.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产品。工业上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 六、实验题
2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 (填序号 ),药品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 (填仪器名称 ),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 (填序号 ),药品是____。
(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和____。 七、计算题
26.硝酸铵、碳酸氢铵( NH4HCO3)、尿素[CO(NH2)2]都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氮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铵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焊炸性的分解反应,生成氮气、氧气和水,因此,硝酸铵可用于制造炸
药,则据此可知硝酸铵是由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组成。
(2)某化学实验需要12%的硝酸铵溶液,现有15g硝酸铵固体,可配制该硝酸铵溶液__g。
(3)某地部分氮肥的销售价格如下:碳铵480元/t、尿素2400元/t,某农民用600元钱去购买氮肥,为了使所购化肥得到的氮最多,他应该选购的氮肥是____(填“碳铵”或“尿素”)。若他购买的是尿素,则所化肥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八、科学探究题
27.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2S; H2; O; NH4+。
22.肥皂水 隔绝空气 SKIPIF 1 < 0 节约用水 解析:肥皂水 隔绝空气?O2? 节约用水 四、推断题
16 17 18 19 20 AD BD AB AC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C B A A C A B B C C D D
23.N Al O H+ 五、流程题
24.将颗粒变小,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过滤 六、实验题
25.①②⑦⑧ 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试管 ①③④⑤⑥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溶解性 七、计算题
26.氮、氧、氢 125 碳铵 0.12t 八、科学探究题
27.向右反应后有气体逸出,使左盘质量减小不变密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