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杨浦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4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格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A.“ ! ” , B.“ ” ! , C.“ ! ” 。 D.“ ” ! 。 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怪(chēn) 麝香(shè) 蹒跚(shān) ...B.哺乳(pǔ) 羞怯(qiè) 驯养(xùn) ...C.匍匐(pū) 障碍(ài) 余晖(huī) ...D.鹦鹉(yīnɡ) 俯冲(fǔ) 模样(mó) ...

4.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5.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为五斗米折腰 B.诗圣——杜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名句默空。(10分)

①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 ②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⑦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子夏:“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⑨孔子在《论语》中这样阐释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

妈妈坚定地说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三、诗歌鉴赏 7.诗词理解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B.“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C.诗歌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一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喜情喷发,清新明快。 D.诗中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抒发感慨。 四、综合性学习

8.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策划: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名著撷英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的人。

(3)活动参与。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 ,寻找蝉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两脚书橱

毗陵陈济先生①善记书,其长子道侍侧,问曰:“外人云翁②善记,试探一书请诵之可乎?”曰:“可。”得朱子③成书,曰:“是书固难记,汝可举首句。”如其言,遂朗诵终篇,不误一字。当时文庙..

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注)①毗陵陈济先生:毗陵,地名,今江苏常熟。陈济,明朝人,曾担任《永乐大典》编纂总裁。下文“道”指其儿子陈道。②翁:父亲。③朱子:朱熹。成书:极为深奥的书。④文庙:即明成祖。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长子道/侍侧 B.外人云/翁善记 C.是/书固难记

D.当时/文庙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固(_____________) (2)如(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试探一书请诵之可乎? (2)当时文庙尝谓济两脚书厨云。 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 5)本文中的陈济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词语。 ①内集 ②讲论文义 ③何所似 2)翻译句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3)文章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11.(10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选自朱自清《春》)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反衬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第④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第⑤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

D.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第③段中“钻”这个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它暗示春天( )(3分)

A.是春草初生的季节。 B.充满生机活力。 C.是温暖和煦的季节。 D.充满轻松与快乐。

3)第④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语句的次序能否变动?为什么?(4分) 1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别有心肠的人们”指哪些人?

2)结合全文可知《二十四孝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反感的是什么? 3)结合选文第一段谈谈全文的主旨。 七、作文

13.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为题作文。

文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杨浦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7wv49b7w55t2h95x553fre38hi55011a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