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李荣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11:01: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于点位加工和由直线、圆弧构成的二维轮廓加工,基本上不存在程编误差问题。但在复杂轮廓加工特别是三维曲面加工时,程编误差(主要是逼近误差)的合理控制是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之一。

(四)数控编程与操作

在数控编程之前,编程员应了解所用数控机床的规格、性能、数控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及编程指令格式等。根据零件形状尺寸及其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定合适的机床、刀具与夹具,确定合理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工步顺序以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这些工作与普通机床加工零件时的编制工艺规程基本是相同的。

1.确定加工方案 此时应考虑数控机床使用的合理性及经济性,并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2.工夹具的设计和选择 应特别注意要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过程,以减少辅助时间。使用组合夹具,生产准备周期短,夹具零件可以反复使用,经济效果好。此外,所用夹具应便于安装,便于协调工件和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尺寸关系。

3.选择合理的走刀路线 合理地选择走刀路线对于数控加工是很重要的。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走刀行程,提高生产效率。

(2)合理选取起刀点、切入点和切入方式,保证切入过程平稳,没有冲击。 (3)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4)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刀具与非加工面的干涉。 (5)有利于简化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数目和编制程序工作量。

4.选择合理的刀具 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机床的加工能力、加工工序的类型、切削用量以及其它与加工有关的因素来选择刀具,包括刀具的结构类型、材料牌号、几何参数。

5.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 在工艺处理中必须正确确定切削用量。 6.刀位轨迹计算

在编写NC程序时,根据零件形状尺寸、加工工艺路线的要求和定义的走刀路径,在适当的工件坐标系上计算零件与刀具相对运动的轨迹的坐标值,以获得刀

位数据,诸如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等坐标值,有时还需要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的坐标值,并按数控系统最小设定单位(如 0.001mm)将上述坐标值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作为编程的参数。 在计算刀具加工轨迹前,正确选择编程原点和工件坐标系是极其重要的。工件坐标系是指在数控编程时,在工件上确定的基准坐标系,其原点也是数控加工的对刀点。

7.工件坐标系的选择原则为:

(1)所选的工件坐标系应使程序编制简单;

(2)工件坐标系原点应选在容易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的位置; (3)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8.编制或生成加工程序清单

根据制定的加工路线、刀具运动轨迹、切削用量、刀具号码、刀具补偿要求及辅助动作,按照机床数控系统使用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要求,编写或生成零件加工程序清单,并需要进行初步的人工检查,并进行反复修改。 一. 程序输入

在早期的数控机床上都配备光电读带机,作为加工程序输入设备,因此,对于大型的加工程序,可以制作加工程序纸带,作为控制信息介质。近年来,许多数控机床都采用磁盘、计算机通讯技术等各种与计算机通用的程序输入方式,实现加工程序的输入,因此,只需要在普通计算机上输入编辑好加工程序,就可以直接传送到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中。当程序较简单时,也可以通过键盘人工直接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数控加工程序正确性校验 通常所编制的加工程序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校验和试切削才能用于正式加工。当发现错误时,应分析错误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或修改程序单,或调整刀具补偿尺寸,直到符合图纸规定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 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编程的一般原理

如图所示。编程人员首先将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图形及有关工艺过程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内的数控系统程序对输入信息进行翻译,形成机内零件拓扑数据;然后进行工艺处理(如刀具选择、走刀分配、工艺参数选择等)与刀具运动轨迹的计算,生成一系列的刀具位置数据(包括每次走刀运动的坐标数据和工艺参数),这一过程称为主信息处理(或前置处理);然后按照NC代码规范和指定数控机床驱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将主信息处理后得到的刀位文件转换为NC代码,这一过程称之为后置处理。经过后置处理便能输出适应

某一具体数控机床要求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即NC加工程序),该加工程序可以通过控制介质(如磁带、磁盘等)或通讯接口送入机床的控制系统。 整个处理过程是在数控系统程序(又称系统软件或编译程序)的控制下进行的。数控系统程序包括前置处理程序和后置处理程序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又由多个子模块及子处理程序组成。计算机有了这套处理程序,才能识别、转换和处理全过程,它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五)数控设备的安装

(一)、一般性要求

1、基础设计时,设备厂商应该提供以下资料:

(1)设备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几轮廓尺寸图等。 (2)设备的重心及重心的位置。

(3)设备底座外轮廓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以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 (4)设备的扰力和扰力力矩及其方向。 (5)基础的位置及其临近建筑的基础图。

(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实验资料。 2、设备基础与建筑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

3、当管道与机器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该采取隔振措施。

4、当设备基础的振动对邻近的人员、精密设备、仪器仪表、工厂生产及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5、设备基础设计不得产生有害的不均匀沉降。 6、设备地脚螺栓的设置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带弯钩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20倍螺栓直径,带锚板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15倍螺栓直径。

(2)地脚螺栓轴线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4倍螺栓直径,预留孔边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10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该采取加固措施。

(3)预埋地脚螺栓底面下的混凝土厚度不应该小于50mm,当为预留孔时,则孔底面下的混凝土净厚度不应该小于100mm。 (二)对于数控设备还应该遵循以下的要求: 1、机床分类可按以下原则划分:

(1)中、小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kN以下的。 (2)大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300kN之间的。 (3)重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300~1000kN之间的。

2、在进行数控设备基础设计时,除了上面的“一般性要求”以外,设备厂商还应该提供以下的资料: (1)机床的外形尺寸。

搜索更多关于: 李荣毕业论文 的文档
李荣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k6714eze35m4y30uyl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