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过关考核练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练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C )
(A)竖直放置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不作简谐振动; (B)竖直放置不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C)两种情况都作简谐振动; (D)两种情况都不作简谐振动。
2.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有 ( A )
(A)A超前?/2; (B)A落后?/2; (C)B超前?/2; (D)B落后?/2。
3.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D )
(A)T/4; (B)T/6; (C)T/8; (D)T/12。 4.分振动方程分别为x1?3cos(50?t??4)和x2?4cos(50?t?3?4)(SI制)则它们的合
xABot振动表达式为: ( C )
(A)x?5cos(50?t??4); (B)x?5cos(50?t);
17(C)x?5cos(50?t??2?tg?1); (D)x?5cos(50?t??2?tg?143)。
5.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挂在两个不同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伸长分别为?l1和?l2,且?l1=2?l2,两弹簧振子的周期之比T1:T2为 ( B )
(A)2; (B)2; (C)1/2; (D)1/2。
6.一个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u=10m/s。x=0处,质点振动曲线如图所示,y (m则该波的表式为 ) ( B )
(A)y?2cos(?2t??20x??2)m;
2(B)y?2cos(?2t??20x??2)m;
o1234t(s)(C)y?2sin(?2t??20x??2)m;
?2(D)y?2sin(?2t??20x??2)m。
第七、八章振动与波部分练习题解答-1
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过关考核练习题解答
7.一个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u=160m/s,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式为 y ( m ) ( ?C )
(A)y?3cos(40?t??4x?3u?2)m;
(B)y?3cos(40?t?(C)y?3cos(40?t??4x??2)m;
ox(m)48?4x??2)m;
?3(D)y?3cos(40?t??4x??2)m。
8.一个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置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C )
(A)它的势能转化成动能; (B)它的动能转化成势能;
(C)它从相邻的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
(D)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9.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在传播方向上某质元在某一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
则它的 ( B )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也最大;(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10.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电场强度E与磁场强度H ( C )
(A)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同一条直线上;(B)朝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传播; (C)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D)有相位差?/2。
11.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强度之比是I1:I2?4,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
A1:A2为 ( B )
(A) 4; (B) 2; (C) 16; (D) 1/4。
12.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13.两相干平面简谐波沿不同方向传播,如图所示,波速均为
u?0.40m/s,其中一列波在Ay1?A1cos(2?t?AB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P?2),另一列波在B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第七、八章振动与波部分练习题解答-2
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过关考核练习题解答
y2?A2cos(2?t??2),它们在P点相遇,AP?0.80m,BP?1.00m,则两波在P点
的相位差为: ( A )
(A)0; (B)?/2; (C)?; (D)3?/2。
14.两个相干波源的位相相同,它们发出的波叠加后,在下列哪条线上总是加强的?( A )
(A)两波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B)以两波源连线为直径的圆周上;
(C)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椭圆上;(D)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双曲线上。 15.平面简谐波x?4sin(5?t?3?y)与下面哪列波相干可形成驻波? ( D )
(A)y?4sin2?(t?253232x); (B)y?4sin2?(5252t?3232x);
(C)x?4sin2?(t?25y); (D)x?4sin2?(t?y)。
16.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声源的频率为?S,若声源S不动,而接收器R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R沿S、R连线向着声源S运动,则接收器R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为:( B )
(A)?S; (B)
u?vRu?S; (C)
u?vRu?S; (D)
uu?vR?S。
17.两列完全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相向而行形成驻波。以下哪种说法为驻波所特有的特征: ( C )
(A)有些质元总是静止不动; (B)迭加后各质点振动相位依次落后; (C)波节两侧的质元振动位相相反; (D)质元振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守恒。 二、填空题
1.一单摆的悬线长l,在顶端固定点的铅直下方l/2处有一小钉,
22l2l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左右两方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2.若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1?Acos10?t和x2?Acos12?t,则它们的合振动频率为5.5Hz,每秒的拍数为1拍/秒。 3.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它的周期T?2411s,用余弦函数描述时初相位?=
234x(m)o?22t(s)?。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0.2m,合振动的位相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π/6,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3?10?1m,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第七、八章振动与波部分练习题解答-3
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过关考核练习题解答
0.1m,第一、二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
?2。
5.有两个相同的弹簧,其倔强系数均为k,(1)把它们串联起来,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的
2mkm2k重物,此系统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为2?;(2)把它们并联起来,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
重物,此系统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为2?。
k16.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个轻弹簧,各与质量为m1和m2的 重物连成弹簧振子,然后将两个振子串联悬挂并使之振动起来, 如图所示,若k1/m1与k2/m2接近,实验上会观察到“拍”的现象, 则“拍”的周期应为2?k1m1?k2m2?1mk2m1 。
27.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2?2mA2T?2。
8.李萨如图形常用来对于未知频率和相位的测定,如图所示的两个 不同频率、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合成图像,选水平方向为x振动, 竖直方向为y振动,则该李萨如图形表明?x:?y?3:2 ;Tx:Ty?2:3。 9.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是波源和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10.一平面简谐波的周期为2.0s,在波的传播路径上有相距为2.0cm的M、N两点,如果N点的位相比M点位相落后?/6,那么该波的波长为0.24m,波速为12m/s。
11.处于原点(x=0)的一波源所发出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Acos(Bt?Cx),其中A、B、C皆为常数。此波的速度为
BCp;波的周期为
2?B;波长为
2?C;离波源距离为l
处的质元振动相位比波源落后lC;此质元的初相位为?lC。
12.一列强度为I的平面简谐波通过一面积为S的平面,波的传播方向与该平面法线的夹角为?,则通过该平面的能流是IScos?。
第七、八章振动与波部分练习题解答-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