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乘坐客梯 B.乘坐货梯 C.安全出口 D.从窗口跳下
14.扑救A类﹝固体火灾﹞B类﹝液体火灾﹞C类﹝液体火灾﹞和电气火灾,应选用﹝ ﹞;
A.水型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15. 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以防静电危害;
A. 合成纤维工作服 B. 防油污工作服 C. 棉布工作服 D. 普通工作服
16. 在从事气割、气焊作业中,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 ﹞, 气瓶离动火点距离不应少于﹝ ﹞;
A. 1米、 2米 B. 2米、 4米 C. 4米、 8米 D. 5米、 10米 17. 下列有关设备停车泄压说法正确的是﹝ ﹞;
A. 边泄压边拆动设备 B. 压力应降至微弱负压 C. 压力不得降到零 D. 尽量快速将压力降下
18. 动火作业包括: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 ﹞
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炙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A. 砂轮 B. 氧气 C. 闪光灯 D. 大功率风机
19. 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的有效期是﹝ ﹞小时,二级动火有效期是﹝ ﹞小时;
A. 24、 48 B. 24、 144 C. 48、 72 D. 48、 144
20. 在进入设备前﹝ ﹞分钟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
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
每隔﹝ ﹞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A. 30、 2 B. 30、 3 C. 60、 2 D. 120、 3
21.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环境是: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 ﹞%,有毒气体含量应不大
于﹝ ﹞%
A. 12、 5 B. 14 4 C. 16、 3 D. 18 2 22. 爆炸极限上限、下限之间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 越小 B. 越大 C. 无关 D. 无规律
23. 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称这个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0%,
即100%LEL;测爆分析低于﹝ ﹞LEL,被视为合格; A. 50% B. 40% C. 30% D. 25% 24. 下列物质如发生爆炸,﹝ ﹞属于物理爆炸; A. 面粉 B.氢气 C.锅炉 D.煤粉 25. 化工企业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 ﹞;
A. 触电 B. 机械伤害 C.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D. 高空坠落 26. 下列属于无毒物质的是﹝ ﹞;
A. N2 B. CO C. NH3 D. CH3OH 27.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 ﹞;
A.低氧环境 B.任何有毒性气体环境 C.高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D.低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28. 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应佩戴﹝ ﹞;
A. 口罩 B. 防毒口罩 C. 隔离式防毒面具 D. 过滤式防毒面具 29.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其中属于化学过程的是( )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30.现场氨或者H2S发生泄漏,造成现场人员中毒窒息,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现场人员确认泄漏后立即报警
B. 调度立即汇报公司领导,启动应急程序,现场其他人员立即撤离到达紧急集合点 C. 第一反应队员迅速戴空气呼吸器、切断气源泄露处阀门,喷水稀释、抢救中毒人员 D. 全系统做紧急停车处理,全体人员紧急撤离厂区
31.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设置安全提示后,﹝ ﹞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A.可以代替 B.没必要 C.不能代替 D.可以设置也可以不 32. 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是﹝ ﹞的措施;
A.仅有直接接触电击保护 B. 仅有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C.用于防治爆炸火灾危险 D. 有直接接触电击保护兼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33. 甲醇发生泄露后应采取的措施﹝ ﹞;
A.自然挥发即可 B.用沙土掩埋
C.用大量清水稀释并防止周围有明火或静电产生 D.用干粉灭火器对泄露甲醇喷射 34. 清理机械器具上的油污时应﹝ ﹞;
A. 用汽油清洗 B. 用酒精清洗 C. 用压缩空气喷 D. 用抹布擦净 35.. 事故现场急救原则是﹝ ﹞;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救火,再救人 C.先救灾,再救人 D.先救命,再救火
二.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少选本题均不得分;)
1. 燃烧必须有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因此将它们称为燃烧三要素;燃烧三要素为﹝ ﹞;
A. 介质流速 B. 助燃剂 C. 可燃物 D. 引火源 E. 压力
2. 动火作业分为﹝ ﹞;
A. 特殊动火 B. 一级动火 C. 二级动火 D. 三级动火 E. 四级动火 3. 下列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内作业证的有﹝ ﹞; A. 塔内 B. 槽内 C. 炉内 D. 锅炉厂房内 E. 阴井内 4. 我们公司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有﹝ ﹞; A. 煤气 B. 甲醇 C. 二氧化碳 D. 氨 E. 煤粉 5. 下列属于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内容的是﹝ ﹞; A. 没有经过批准 不与生产系统隔断禁止动火
B. 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 不把周围易燃物消除严禁动火
C.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 没有安全消防措施严禁动火 D. 不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动火 E. 不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严禁动火 6. 灭火的基本方法为﹝ ﹞;
A 冷却法 B. 窒息法 C. 隔离法 D. 化学抑制法 E. 消除火源法
7. 所有新入厂人员﹝包括临时工、培训、实习人员等﹞入厂后都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三级安全教育分为﹝ ﹞三级; A.. 厂级 B 部级 C. 车间级 D. 岗位级 E. 班组级
8.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下列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有﹝ ﹞;
A. 电工 B. 焊工 C. 起重工 D. 钳工 E. 锅炉操作工
9. 搞好职工的技术训练和安全技术教育,让职工做到“四懂”“四会”; 其中“四会”内容包括﹝ ﹞;
A. 会操作 B. 会维护保养 C. 会排除故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