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态度问卷,当场发放给大学生,然后收回并筛选出有效问卷,再进行后续分析。
3.统计分析法
研究者筛选出有效样本后,对样本和题项进行编号,并录入Excel中,然后导入SPSS19.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中,缺失值记为3分,反向题反向计分,然后用该软件进行如下分析:
(1)用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项目分析,删去t值不显著的题或t小于3.00的值。
(2)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用α信度系数法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删去不合理的题项,得出具有稳定信效度的量表。
(3)用描述性统计量中的单体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和与科学有关的态度的感知现状。
(4)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感知的性别差异,用相依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感知的实际和理想的差异。
(5)用积差相关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环境的感知和与科学有关的态度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用强制进入多元回归分析法测出标准回归系数β的值,说明CLEI各维度对TOSRA各维度的解释力。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测出R平方改变量说明CLEI中哪些维度对TOSRA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4.观察法
通过观察化学实验室学生上课情况,记录学生上课时学生互动情况,观察教师实验前对实验安全和理论基础的讲解情况。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数据表明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时间大约为一万五千小时,在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时间更长,大约为两千小时[2],”而我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更长,所以研究学生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和他们对学校中教育环境的反应情况是很有意义的。用学生和教师的感知去研究教育环境比外部观察者直接的观察和对课堂交流情况以及课堂所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和编码要更有效更有说服力。学生会遇到不同的课堂环境并且在班级里有足够多的时间对课堂环境形成准确的印象,因此,学生是对他们所处的课堂环境做判断的有利依据。
对课堂环境的研究起源于勒温(Lewin)和默里(Murray)以及他们的后续研究者的思想。勒温(Lewin)的动力场理论指出环境(Environment)和个人(Person)共同
[3]决定了人们的行为(Behavior),即公式B=f(P,E)。默里(Murray)发展了勒温(Lewin)
的动力场理论并提出了他的需求-压力模型(needs-press model),该模型也有个人和环境类似的陈述。[4]个人的需求(Needs)指的是代表倾向于某种目标的个人动机特征,环境的压力(Press)指的是促使内在个性需求的表达不成功的外在情景的对应体。后来这个模型继续被佩斯(Pace)和斯蒂文(Stern)推广和阐释。根据动力场理论和需求-压力模型的思想,沃尔伯格(Walberg)和穆斯(Moos)开创了对课堂环境感知的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方法也成为日后研究课堂环境的主要研究方法。经过课堂环境八十余载的发展,一大批对课堂环境的概念和结构、研究工具的发展、课堂环境对学业成绩和态度的影响的研究在相关书籍、文献中都有阐述,并且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的专门领域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发起了关于课堂环境研究的专著。
一、“化学实验室环境”概念解读
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在英文文献中也被称作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等。国外课堂环境研究者并不注重对其概念的确定,而是注重对其结构的分析和测量。课堂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学校或班级的物质环境包括班里的设施、空间、听力设备、通风设备、桌椅、空气等,这些物质能够通过影响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度等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班级心理环境指的是班级社会环境、班级社会关系、班级社会交互行为等。[5]
实验室(laboratory)是学习发生的重要的地方,也是完成为了学习科学而设计的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环境(laboratory environment)对于有效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学实验室环境(chemistry laboratory environment)的概念同样是比较复杂的,但它也可以被它的主要组成很好地解释。实验室课堂环境(laboratory classroom environment)由物质的(physical)实验课堂环境和抽象的(abstract)实验课堂环境组成。物质的环境包括地理位置、采光程度、实验器材及其摆放、实验教学时设备和药品的充足和实验室的结构和通风情况等等。抽象的环境包括教师的个性和魅力、师生的关系、教师有效地管理实验课堂的方法、噪音控制和班级中学生人数的控制等等。[6]
二、“与科学有关的态度”概念的解读
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一个人、一件事情或一种思想的观点或倾向[7]。态度包括三个维度: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尽管态度的定义研究者们还没有达到共识,但是它的这三个维度经常被用来作为评价态度的工具。比如与科学有关的态度就是用这三个维度来评价和定义的。
与科学有关的态度(Science-Related Attitudes)分成对科学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 science)和科学的态度(Scientific attitudes)两大类。对科学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science)是指人们对学校科学的事业、科学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所持有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其内涵包括学习科学的满意度、对科学家的态度、对科学本质的了解等等。而科学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 science)指一个人问题解决、评估意见与信息、下决定等方式。简单地说意思是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两者不同之处是前者倾向于情义后者偏向于认知。很多国内外的学者经常把与科学有关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对科学的态度这三个概念混淆。[8]
三、研究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里,课堂环境的研究在西方已经非常成熟,课堂环境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开发出众多非常经济、有效、应用广泛的感知课堂环境的量表,以评价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情况,使得教育研究者、教师、学生掌握一手资料从而对课堂环境的改善提供帮助。
(一)课堂环境量表
自从1968年哈佛工程物理学(Harvard Project Physics)评估项目中开发出课堂环境感知工具以来,有关过去传统课堂环境感知的量表就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研究的主导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环境也逐渐被学者重视起来,随之产生了感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研究者们逐渐开发了测量学生或教师对远程教育课堂环境的感知工具。本文随着教育理论发展的线索,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对课堂环境感知测量工具的结构、发展等信息。
1.基于传统学习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传统学习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主要有“课堂环境量表”(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简称LEI)、“课堂环境量表”(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简称CES)、“我的课堂量表”(My Class Inventory,简称MCI)。它们主要是测量基于传统学习理论以教师为中心等特点的课堂环境,这三种量表的主要测量维度信息见表2-1。
表2-1 基于传统课堂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测量维度信息表
量表 LEI CES MCI 主要测量维度 主要测量团结、满意、物质环境、民主等维度 主要测量参与、竞争、教师控制等维度 主要测量团结、满意、困难等维度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主要有“个性化课堂环境问卷”(ICEQ)、“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量表”(CLES)、“班级里发生了什么”问卷(WIHIC)、“科学实验室环境量表”(SLEI)等,其测量维度主要信息见表2-2。
表2-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环境量表测量维度信息表
量表 ICEQ CLES WIHIC SLEI 主要测量维度 主要测量个性化、独立、探究等维度 主要测量个人相关性、批判的声音等维度 主要测量学生凝集力、探究、任务取向等维度 主要测量学生凝聚力、开放性、整合性等维度
3.现代远程教育课堂环境量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课堂上,出现了远程教育课堂。发达国家学者开始制定有关量表去测量学生甚至教师对远程教育课堂环境的感知情况,以改善其课堂环境。[9]本论文列举了如下两个有关测量现代远程教育课堂环境的量表:“远程与开放学习环境量表”(DOLES)、“网络学习环境量表”(WBLEI)等等。其主要测量维度信息见表2-3。
表2-3 现代远程教育课堂环境量表测量维度信息表
量表 DOLES WBLEI 主要测量维度 主要测量学生凝聚力、信息资源技术等维度 主要测量共同参与活动、信息资源与设计活动等维度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