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1)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除杂1”中加入适量Mn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为使Al3+、Fe3+沉淀完全,应调节溶液pH不小于5.2。
“除杂2”的主要目的将Ca2+、Mg2+转化为相应的氟化物沉淀而除去,(2)除去Ca2+的离子方程式为MnF2(s)+ Ca2+(aq)? Mn2+(aq)+ CaF2(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Mn2??c?Ca2???c?Mn2??c2?F??c?Ca2??c2?F???Ksp?MnF2?Ksp?CaF2?5.3?10-3??3.53×107。 -101.5?10MnCO3,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沉锰”是MnCl2与碳酸铵反应生成Mn(OH)2·
MnCO3+2HCO3-,“母液”含有氯化铵,经加热等系列操作后可返回“焙烧”为2Mn2++3CO32-+2H2O= Mn(OH)2·工序循环使用。
(4)以MnSO4-(NH4)2SO4为电解质溶液制备金属锰和MnO2。根据图示,离子透过交换膜向阳极移动,离子交换膜a阴离子交换膜,阳极锰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
10.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05Pa、250℃时,将1 molN2(1)德国化学家F.Haber从1902年开始研究N2和H2直接合成NH3。在1.01×
和1 molH2加入a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4;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450℃,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25,则可判断合成氨反应为 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05Pa、250℃时,H2平衡转化率可能为 ___(2)在1.01×将2 moIN2和2 molH2加入a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填标号)。
A =4% B <4% C 4%~7% D >11.5%
(3)我国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铁掺杂W18049纳米反应器催化剂表面上实现常温低电位合成氨,获得较高的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需要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活化能)E=____ev,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通入H2体积分数过大,可能造成 ___。
(4)T℃时,在恒温恒容的密闭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NH3(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
105Pa、450℃)相①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____(填“A”、“B”或“C’,)。与(1)中的实验条件(1.01×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
②在0~25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mol-2.L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放热 (2). D (3). 1.54 (4). NH3*+NH3=2NH3 (5). 占据催化剂活性位点过多 L-1·min-1 (9). 0.73 (6). B (7). 加压强或降温 (8). 0.006mol·【解析】 【分析】
(1)升高温度,NH3体积分数降低;
105Pa、250℃时,将2 moIN2和2 molH2加入a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与在1.01×105Pa、250℃(2)在1.01×
时,将1 moIN2和1 molH2加入a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比,相当于加压; (3)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即相对能量的差最大;根据图示写方程式;
(4)根据反应方程式,N2、H2、NH3变化量比为1:3:2;图氢气的转化率为25%,(1)中氢气的转化率是11.5%,根据转化率的变化分析;
c?NH3??c 计算H2的平均反应速率;根据K?②A表示氢气的浓度变化,根据?=计算平衡常数; ?tc?N2?c3?H2?2详解】(1)升高温度,NH3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
105Pa、250℃时,将1 molN2和1 molH2加入a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H3体积分数为(2)在1.01×0.04;
N2(g)+3H2(g)?初始11转化x3x平衡1?x1?3x
2NH302x2x
2x0.0384?3x=0.0384,H2平衡转化率105Pa、250℃时,?0.04 ,?100%=11.5%,在1.01×将2 moIN2
2?2x1和2 molH2,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H2平衡转化率>11.5%,故选D;
(3)根据图示,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即相对能量的差最大是-1.02-(-2.56)=1.54;根据图示,该步的方程式是NH3*+NH3=2NH3;若通入H2体积分数过大,氢分子占据催化剂活性位点过多;
(4)①根据反应方程式,N2、H2、NH3的变化量比为1:3:2,所以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B;(1)中氢气转化率11.5%,1:3时氢气转化率更低,图中氢气转化率25%,故只能考虑压强、温度的影响,可以采用加压或降温的方法;
②A表示氢气的浓度变化, ??H2?=0.15mol/LL-1·min-1;?0.006mol·
25minc2?NH3?0.12K?==0.73 mol-2.L2。 33c?N2?c?H2?0.15?0.4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纳米磷化钴(CoP)常用于制作特种钻玻璃,制备磷化钴的常用流程如下:
(l)基态P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P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区。
(2)尿素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
Co(CO3)0.5(OH)(3)·0.11H2O中CO3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该化合物中不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金属键 D 配位键 E 氢键 F 非极性键 (4)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
(5)CoP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最近且相邻两个钴原子的距离为npm。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其晶胞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1). 3s23p3 (2). P (3). sp3 (4). N (5). C<N<O (6). 3 (7). CF (8).
4?59+4?31FeCl3是共价化合物,Fe3O4、Co3O4是离子化合物,Fe3O4、Co3O4晶胞结构不同 (9).
22n3?10?30?NA【解析】 【分析】
(l)P是15号元素,最外层有5个电子; (2)根据尿素的结构简式是
分析N原子杂化类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N原
子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 (3)CO3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2; 2 (4)化合物类型不同熔沸点不同;晶体结构不同,熔沸点不同;
(5)根据CoP的晶胞结构,最近且相邻两个钴原子的距离为npm,则晶胞面对角线是2npm,晶胞的边长为2npm,1个晶胞含有Co原子数8?+6?1811=4 、P原子数12?+1=4; 24【详解】(l)P是15号元素,最外层有5个电子,基态P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价电子排布式为3s3p,所以P位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 (2)尿素的结构简式是
32
3
,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杂化类型是
sp;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N原子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所以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 (3)CO3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2=3; 2(4)FeCl3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低;Fe3O4、Co3O4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但晶胞结构不同,所以熔沸Co(CO3)0.5(OH)CO32-、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 Co2+点有差异;·0.11H2O中CO32-与Co2+之间存在离子键;与H2O是配位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没有非极性键,故选CF;
(5)根据CoP的晶胞结构,最近且相邻两个钴原子的距离为npm,则晶胞面对角线是2npm,晶胞的边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