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影像三基考试题集及答案(共 1764题)已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1:46: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66.CT胶片在分类中属于 ( B )

A.双面药膜感蓝片 B.单面药膜分色片 C.单面药膜色盲片 D.双面药膜感绿片 E.单面药膜感蓝片 667.X线胶片中,属于不安全片基 ( D )

A.涤纶片基 B.三醋酸片基 C.硫酸钡纸基 D.硝酸片基 E.聚碳酸基 668.指出在普通X线胶片中,不应包含的结构层次 ( D ) A.结合膜 B.保护膜 C.防静电层 D.防光晕层 E.乳剂膜 669.普通X线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 ( E )

A.AgBr B.AgCl C.AgI D.AgF E.AgBr及少量AgI 670.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 ( A )

A.AgBr B.AgCl C.AgI D.AgF E.AgBr+AgF 67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 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

672.X线胶片卤化银颗粒大小平均为 ( D )

A.1.0mm B.1.0μm C.1.7mm D.1.7μm E.2.8μm 673.下列卤化银中极易溶于水的为 ( C ) A.AgBr B.AgCl C.AgF D.AgI E.AgS 674.X线片的盲色是指 ( A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E.紫色 675.CRT图像记录胶片不适合用于 ( A )

A.普通X线摄影 B.CT C.MR D.DSA E.ECT 676.有关明胶的性质说明,错误项为 ( E )

A.保护AgBr晶体颗粒不结块、不沉淀 B.具有多孔性,有利于显影液渗透和胶片制作 C.提供感光中心 D.具有热熔冷凝性 E.易溶于水

677.下列说明正确的为 ( D )

A.X线胶片是全色 B.一般负性胶片是全色 C.印像纸是正片 D.直接X线复制片属于反转感光材料 E.间接摄影用X线胶片是普通型胶片

678.X线胶片上不存在的成分 ( C )

A.AgBr B.AgI C.CaWO4 D.明胶 E.涤纶片基 679.下列对直接正性复制片的描述中,错误的为 ( E )

A.是反转片 B.是感蓝片 C.单面药膜片 D.密度随显影温度增高而增大 E.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 680.高温快显胶片制作时,可不考虑 ( D )

A.采用涤纶片基 B.明胶熔点高 C.涂层薄 D.含银量高 E.机械强度强 681.医用X线胶片保存,错误的是 ( A )

A.高温保湿状态下储存 B.防辐射线照射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标准储存条件下有效期内使用 682.关于PACS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B )

A.PACS以计算机为中心 B.传统x线图像可直接输入系统 C.图像信息的传输可经公用电话线、光导通讯、微波通讯三种方式传输 D.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光盘和多种记忆卡片等存储 E.图像信息可由计算机中心进行检索、编辑及后处理 683.关于DSA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不正确 ( E )

A.数字荧光成像(DF)是DSA的基础 B.需将IITV图像像素化 C.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像素转换为数字,即数字化 D.经计算机减影处理 E.减影后,数字化图像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图像而于显示屏上成像 684.腹部的解剖范围是 ( E )

A.膈肌以下盆底以上区域 B.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为主) C.腹膜腔 D.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E.以上均是 685.在腹膜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价值最小的是 ( C ) A.CT平扫 B.CT强化 C.腹部X线平片 D.USG E.MRI 686.关于弛豫和弛豫时间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 D )

A.终止RF脉冲后即发生弛豫 B.有两种弛豫,即纵向和横向弛豫 C.有两种弛豫时间,即Tl和T2 D.Tl短于T2 E.Tl和T2是时间常数,而非绝对值

33

687.在MRI设备中,关于主磁体价值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D )

A.直接关系到磁场强度 B.直接关系到磁场均匀度 C.直接关系到磁场稳定性 D.不影响MRI图像质量 E.用以说明MRI设备类型 688.MRI图像与CT图像相比,优越性表现为 ( E )

A.断面图像 B.数字图像 C.灰度图像 D.空间分辨力高 E.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 689.关于MRI成像“流动效应”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 C )

A.于SE序列,终止RF后接收该层面信号时,由于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已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此称为流空现象 B.血液流空现象使血管腔内不使用对比剂即可显影 C.流空的血管呈白影 D.流空现象亦出现于脑脊液 E.流动的血液信号还与流动方向、速度及层流和湍流有关

690.MRI检查的禁忌证是 ( B )

A.老年体弱患者 B.置有心脏起搏器或人工金属材料者 C.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D.严重的糖尿病患者 E.不够合作的患者 691.关于脉冲序列,下述哪项不正确 ( E )

A.SE序列最常应用 B.SE序列有两个扫描参数,即FIR与TE C.选择不同的TR与TE可分别获得T1WI、T2wI和PdWI D.一般TR用300~3000ms,TE用15~90ms E.MR信号强度与TR、T2成反比,与TE、T1成正比 692.关于MRI检查技术,哪项描述不正确 ( E )

A.脂肪抑制是将图像上由脂肪形成的高信号抑制下去,使其信号强度减低 B.脂肪抑制技术不能使非脂肪成分的高信号受抑制,其信号强度保持不变 C.MRI对比增强检查是静脉内注入能使质子弛豫时间缩短的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行MRI对比增强 D.现在常用的对比剂为Gd—DTPA E.对比增强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小 693.Gd—DTPA对比剂的特点是 ( A )

A.不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 B.可被胃黏膜吸收 C.可由细胞外间隙进入细胞内 D.有一定的靶器官 E.不能改变T1与T2 694.下述哪项不符合MR水成像的条件和优点 ( B )

A.采用长TF技术,获得重T2WI,突出水的信号 B.应有高场MRI设备及相应软件 C.无创伤、无痛苦 D.影像较清楚 E.方法较简单、方便

695.多数肾盂的形态呈 ( B )

A.纺锤形 B.喇叭状 C.壶腹状 D.分支状 E.鹿角状 696.输尿管生理狭窄区中最窄的部位位于 ( E )

A.肾盂起始部 B.输尿管起始部 C.平髂动脉处 D.跨过骨盆入口处 E.膀胱入口处 697.有关输尿管走行的错误描述是 ( B )

A.在腹膜后沿脊椎旁向前下行 B.入盆腔后,在骶髂关节外侧走行 C.过骶骨水平后弯向外 D.最后斜行进入膀胱 E.走行柔和,可有折曲

698.肾蒂的解剖顺序由前到后是 ( D )

A.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B.肾盂、肾动脉、肾静脉 C.肾盂、肾静脉、肾动脉 D.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E.肾静脉、肾盂、肾动脉 699.肾实质与肾盂之间可见 ( E )

A.肾髓质 B.肾柱 C.肾锥体 D.肾乳头 E.肾窦脂肪 700.上尿路是指 ( D )

A.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以上 B.输尿管腰部以上 C.输尿管平髂部水平以上 D.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以上 E.膀胱尿道连接部以上 701.肾窦结构中不包含下列哪项 ( C )

A.肾盏、肾盂 B.肾血管及脂肪 C.肾锥体及集合管 D.肾动脉 E.肾静脉 702.关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E )

A.输尿管由下腔静脉外侧转到其后面而下行 B.输尿管由下腔静脉内侧转到其后面而下行 C.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前面转至其内侧而下行 D.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前面转至其后面而下行 E.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后面绕过至其内侧,再从其前面回到正常位置下行 703.逆行性尿路造影时,如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对比剂的肾脏回流,常见的回流类型为 ( B )

A.集合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B.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C.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D.肾小管回流、肾小盏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E.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输尿管回流

704.有关KUB腹部平片的正确描述是 ( A )

A.是泌尿系统常用的初查方法 B.常规摄取立位前后位片 C.前后位片见肾影一般位于第十胸椎至第二腰椎之间 D.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上极较下极略偏前 E.正常输尿管可以显示 705.有关排泄性尿路造影的错误描述是 ( D )

34

A.又称静脉性肾盂造影(IVP) B.可大致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C.碘过敏试验(+)者,禁行该项检查 D.静脉注射无机碘化物的水溶液 E.造影剂应于静脉内缓慢推注

706.泌尿系统疾病摄取腹部平片(plainfilrn)的目的在于 ( A )

A.观察有无肾、输尿管或膀胱的阳性结石 B.观察泌尿系统占位病变的性质 C.在优质x线平片上观察肾脏轮廓有无明显变化 D.在优质平片上观察肾脏位置 E.观察腹部钙化的大小、形态 707.正常肾动脉造影连续摄片,依次显示的是 ( B )

A.肾动脉期、肾静脉期、肾实质期 B.肾动脉期、肾实质期、肾静脉期 C.肾静脉期、肾实质期、肾动脉期 D.肾静脉期、肾动脉期、肾实质期 E.肾实质期、肾动脉期、肾静脉期 708.鹿角状结石多发生在 ( E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盂 D.肾盏 E.肾盂与肾盏 709.输尿管结石多为 ( B )

A.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 B.肾结石脱入所致 C.输尿管血肿钙化所致 D.肾输尿管结核钙化所致 E.膀胱结石逆行所致 710.检查泌尿系结石首选的影像方法是 ( C ) A.CT B.MRI C.USG D.IVP E.KUB 711.“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描述,哪项不妥 ( E )

A.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B.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C.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D.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E.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712.肾结石的形成已证实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 A )

A.维生素代谢紊乱 B.细菌感染 C.钙盐代谢 D.尿液酸碱度的改变 E.以上都无关 713.腹透时,肾结石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 C )

A.致密结石影随呼吸上下移动于肾影内 B.侧位致密结石影与脊柱重叠 C.结石呈鹿角状致密影 D.结石呈圆形致密影 E.肾影增大,轮廓不整

714.有关肾结核的错误描述是 ( B )

A.肾实质内钙化可由于酪样病变而来 B.90%肾结核系由尿路逆行感染所致 C.肾乳头部见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病灶或空洞 D.实质破坏、纤维化可使肾外形缩小,表面不整 E.晚期肾结核可发生全肾钙化,即肾自截 715.脊柱外伤检查应首选 ( C )

A.X线片 B.MRI C.CT片 D.ECT E.超声成像 716.疑有脊髓病变,首选检查方法是 ( B )

A.CT B.MRI C.X线片 D.脊髓造影 E.超声成像 717.对四肢软组织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是 ( E ) A.CT B.X线片 C.MRI D.ECT E.超声成像 718.骨骼MRI检查前应首先行哪项检查 ( D ) A.CT B.ECT C.超声成像 D.X线片 E.CTM 719.骨的发育开始于 ( C )

A.幼儿期 B.出生后 C.胚胎期 D.儿童期 E.青春期 720.兼有膜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的骨骼是 ( C )

A.颅盖骨 B.骨盆 C.锁骨、下颌骨 D.四肢骨 E.颅底骨、筛骨 721.小儿长骨一般骨化中心有 ( D )

A.1个 B.2个 C.3个 D.3个以上 E.4个以上 722.原始骨化中心在胚胎出现的时间是 ( B )

A.4周后 B.5周后 C.6周后 D.8周后 E.12周后 723.骨骺位于 ( C )

A.近侧干骺端 B.远侧干骺端 C.长骨未完成发育的两端 D.骨骺板 E.二次骨化中心 724.国人男性腕骨骨化中心全部出现的年龄(岁)是 ( A ) A.8~10 B.6~7 C.10~12 D.12~14 E.5~6 725.国人男性股骨远侧端骨骺与干骺端愈合年龄(岁)是 ( B ) A.15~17 B.17~20 C.16~17 D.20~21 E.21~22

35

726.国人女性桡骨远侧端骨骺与干骺端愈合年龄(岁)是 ( C ) A.16~17 B.14~15 C.15~17 D.17~18 E.18~20 727.成人骨髓腔内含有 ( B )

A.造血组织 B.脂肪组织 C.骨松质 D.骨密质 E.骨小梁 728.骨骺线的结构是 ( B )

A.临时钙化带 B.骺软骨 C.骨松质 D.骨皮质 E.结缔组织 729.椎弓骨环位于 ( E )

A.椎体横突内侧 B.椎体中央 C.椎体下方 D.椎体上方 E.椎体后方 730.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 ( A )

A.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 B.有机成分减少,钙盐正常 C.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增多 D.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减少 E.有机成分正常,钙盐正常

731.骨质疏松的主要X线表现 ( B )

A.骨密度正常 B.骨密度减低 C.骨密度增高 D.骨松质密度减低 E.骨皮质密度减低 732.关于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哪项不正确 ( D )

A.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 B.局部骨小梁模糊 C.局部骨内无骨质结构 D.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E.局部骨小梁消失 733.骨质增生硬化少数表现为 ( B )

A.局限性 B.普遍性 C.对称性 D.中心性 E.外围性 734.骨膜增生是因 ( E )

A.骨膜外层纤维层增生 B.骨膜内、外层纤维层增生 C.骨松质增生 D.骨皮质增生 E.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 735.骨膜增生的早期X线表现是 ( A ) A.与骨皮质平行、长短不一的细线状阴影 B.与骨皮质垂直的线状阴影 C.放射状阴影 D.层状阴影 E.花边状阴影

736.哪项不是引起骨膜增生的常见病 ( C )

A.恶性肿瘤 B.外伤 C.结核 D.炎症 E.长骨肉芽肿 737.随着病变的好转与愈合,骨膜增生最终可变为 ( D )

A.致密 B.与骨皮质融合局部致密 C.骨皮质局部增厚 D.骨骼塑形,骨膜被吸收 E.骨膜增生可终生伴随 738.骨内与软骨内钙化的典型X线表现是 ( A )

A.颗粒状、小环状元结构致密影 B.颗粒状、小环状有骨小梁结构 C.大片状无结构致密影 D.大片状有结构致密影 E.小环状有结构致密影

739.死骨是指 ( A )

A.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 B.发炎的骨质 C.长良性肿瘤的骨质 D.长恶性骨肿瘤的骨质 E.手术后的骨质 740.骨质坏死最早出现的X线征象是 ( A )

A.局限性骨密度增高 B.局限性骨密度减低 C.无异常表现 D.大片状密度增高 E.大片状密度减低 741.四肢骨骼骨髓腔CT表现是 ( A )

A.低密度 B.高密度 C.水样密度 D.中等密度 E.不均匀密度 742.医用X线胶片结构不包括 ( C )

A.保护层 B.乳剂层 C.发光层 D.结合层 E.片基 743.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性能不包括 ( B )

A.感光度 B.增感率 C.反差系数 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744.X线胶片上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定义为 ( A ) A.感光度 B.最小密度 C.反差系数 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745.产生诊断密度(0.25~2.0)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称为 ( D ) A.感光度 B.反差系数 C.平均斜率 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746.X线胶片感光度的计算时,采用基准密度点 ( D ) A.D0+0.1 B.D0+0.2 C.D0+0.3 D.D0+1.0 E.D0+0.5 747.胶片感光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实质上属于 ( C )

A.水解反应 B.合成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光合作用 E.光化学反应

36

医学影像三基考试题集及答案(共 1764题)已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qbt1krmk34ka294p08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