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
题型:单项选择15题(30分)填空题(3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2题(20分) 眼解剖生理生化:
眼球壁三层结构
外层 :角膜,巩膜
中层: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各层的生理功能:
眼内腔
前房:角膜后面,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 容积:0.2ml
前房角: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小梁网:产生房水流出阻力,滤过、防止返流
后房: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体及其悬韧带前面 容积 0.06ml
玻璃体腔:晶体及其悬韧带后面、睫状体平坦部内面、视网膜内面容积:4.5ml
眼内容物: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的屈光间质=角膜+眼内容物 房水的产生部位:睫状体
房水的循环途径:睫状突-->后房-->瞳孔-->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
静脉-->睫状前静脉-->血液循环。另有少部分房水是经虹膜表面隐窝被吸收和从脉络膜上腔排出
(了解)眼睑的解剖:结膜的解剖:眼眶的解剖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
分别是:上直肌,下,内,外,上斜肌,下斜肌 6条眼外肌的主要功能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VI神经 外展神经 上斜肌:IV神经 滑车神经 其 他:III神经 动眼神经
视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中枢的传导经路。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视交叉部位来自双眼鼻侧的神经纤维交叉到对侧,颞侧的不交叉 (了解)眼的神经支配,眼的血管系统 结膜病:
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和免疫相关性结膜炎。 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按结膜病理反应的主要形态,可分为乳头性、滤泡性、膜性、瘢痕性和肉芽肿性结膜炎。 自觉症状 常有眼部的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和流泪等。当角膜受累时,可出现疼痛和畏光。 体征:
1、结膜充血和水肿(最基本的)
2、分泌物增多:脓性、粘脓性或水样性
细菌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常呈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 病毒性结膜炎呈水样、或浆液性
过敏性结膜炎或干眼病者常呈粘稠丝状。
1
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是淋球菌性结膜炎的特征性表现
3、结膜下出血 4、乳头增生 5、滤泡形成 6、膜或假膜形成 7、球结膜水肿 8、结膜肉芽肿 9、结膜瘢痕
10、假性上睑下垂
11、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细菌性结膜炎
发病快慢:超急性(24hr以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几天)、慢性(数天~数周)
严重程度:轻、中、重度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病因
? 由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
临床表现
?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一般在出生后2~3d发病,双眼同时受累
? 症状猛烈,病情进展快。 ? 可有炎性假膜形成。
? 分泌物黄色脓性,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因此又称“脓漏眼”。
? 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 严重病例可合并有角膜炎的表现,可迅速进展为角膜穿孔,继而发展成眼内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病)
2
– 病因
? 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临床表现
? 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或刺痛等。 ? 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时睁眼困难。分泌物先为粘液性,以后呈脓性。
? 严重时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假膜(多见于肺炎球菌、Koch-Weeks杆菌性)。
? 结膜充血常以穹窿部和睑结膜最为显著。偶可并发卡他性边缘性角膜浸润或溃疡(多见于流感嗜血杆菌Ⅲ型感染)
沙眼:
病原体:沙眼衣原体
? 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病毒性结膜炎,免疫性结膜炎 角膜炎病理过程
– 浸润期:角膜周围血管网扩张,炎症反应加强,局部浸润,灰白色,
边缘不清,上皮无光泽,早期治疗可恢复透明性
– 浸润进展期:坏死→组织脱落→溃疡边缘峻峭→后弹力层膨出→
穿孔→瘘管→眼内容炎 – 修复期 – 疤痕期
? 病理:浸润期→溃疡形成(溃疡愈合可形成: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角膜穿孔{角膜瘘、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 角膜炎的基本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溃疡。
角膜炎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痛,其次可以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常有脓性分泌物。
? 细菌性、霉菌性、病毒性角膜溃疡的鉴别诊断 细菌性 霉菌性 病毒性 致病菌 细菌 霉菌 病毒:单疱 眼别 单 单 单或双 病程 急,发展快 慢,病程长 慢,长,顽固 复发 不会 会 反复复发 诱因 外伤、泪囊炎 植物伤 感冒 充血 混合充血 混合 睫状或混合 溃疡形态 圆、分泌物粘稠边界不清不规则 表浅 表面粗糙树枝状、地图状 中央浓 伪足 前房积脓 有 有 很少积脓 穿孔 易 易 少见 涂片 粘稠 细菌 牙膏样霉菌 不太做 治疗 抗生素 抗霉菌 抗病毒 白内障的定义 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 晶状体混浊,透明性下降
3
且矫正视力低于0.5 (WHO) 全球首位的致盲原因
白内障的症状:
1、视力下降2、对比敏感度下降3、屈光改变4、单眼复视或多视 5、眩光6、色觉改变7、视野缺损 体征:晶状体混浊
年龄相关性(老年性)白内障: 分 类
皮质性、核性、后囊下白内障 病 因
年龄/职业/性别/紫外线?
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结果,主要是氧化损伤 皮质型白内障临床分期及其特点
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核性 后囊下型 其他类型白内障
先天性;代谢性:糖尿病、半乳糖血症;并发性:继发于眼内病变;外伤性 白内障的治疗
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手段,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 葡萄膜病
葡萄膜的构成 葡萄膜炎的病因
感染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
外源性:外伤、手术、化学伤
内源性:免疫反应及对变性、坏死肿瘤组织的反应
急性前葡萄膜炎
虹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发作的症状
突发、症状明显 疼痛、畏光、流泪 视力减退
急性前葡萄膜炎 ? 体征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房水混浊 角膜后沉着物 虹膜改变 瞳孔改变 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静脉充盈及黄斑水肿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