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
区域特征分析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据此完成1~2 题。
1.图中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多高大笔直的白桦林 B.气候干热
C.蚊虫、毒蛇、洪水多 D.地形平坦
2.目前该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 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 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 C.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 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加里曼丹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A错;加里曼丹岛气候湿热,蚊虫、毒蛇、洪水多,高脚屋架空的目的是通风防潮,防虫、防蛇、防洪,其房顶呈“人”字形,易于排水,底层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B错,C对;加里曼丹岛上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D错。第2题,特色民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特色民居越来越少。
1
特色民居的减少,减弱了民居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特色民居的保护;特色民居减少并不能加快该地的城镇化速度;高脚屋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乱砍滥伐,有利于当地生态恢复;科技进步能提高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位置见图1)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弄”在瑶语中指山间深洼地。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环绕弄底用小石块垒出一级又一级的梯田,依山而上,构成一个又一个同心圆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梯田上主要种植玉米而不是水稻。目前,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图2示意“龙卷地”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七百弄乡“龙卷地”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 A.平均海拔高,山间洼地降水丰富 B.峰丛洼地多,土地资源短缺 C.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差异显著 D.植被稀疏,风化碎屑物质多
4.七百弄乡“龙卷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是因为( ) A.水源供给不稳定 B.玉米生长期短 C.当地劳动力短缺 D.土壤浅薄贫瘠
2
5.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这说明“龙卷地”( ) A.滑坡灾害频发 B.石漠化较严重 C.土地承载力低 D.机械耕作困难 答案:3.B 4.A 5.C
解析:第3题,七百弄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资源短缺,当地人在峰丛洼地中开垦梯田,B对。第4题,七百弄乡“龙卷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是因为该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缺乏且下渗严重,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源供给不稳定,A对。该地位于亚热带,作物生长期长,B错。当地能够修建工程复杂的梯田,说明劳动力丰富,C错。玉米喜温喜肥,故土壤浅薄贫瘠不是主要原因,D错。第5题,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这说明“龙卷地”土地承载力低,容易造成生态破坏,C对。修建梯田使水土流失减轻,降低滑坡灾害及石漠化的发生几率,A、B错。机械耕作困难不是人口外迁的原因,D错。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 300米的冰川,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海洋渔业。读图完成4~6题。
4.格陵兰岛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冰原 B.中部高原 C.东南部沿海 D.西南部沿海 5.下列关于格陵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常年盛行东北风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