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11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4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v

解析: 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可以求出半径r=ω,根据万有引v2v2rv3GMm

力提供向心力则:r2=mr,整理可以得到:M=G=Gω,故选项A正确;由于卫星的质量m约掉,故与卫星的质量无关,故选项GMm2π

B、C错误;若知道卫星的周期和半径,则r2=m(T)2r,整理得到4π2r3

M=GT2,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

6.(2016·全国乙卷·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1 h B.4 h C.8 h

D.16 h

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同步卫星有: GMm4π24π2r3r2=mrT2,整理得GM=T2 当r=6.6R地时,T=24 h

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轨道半径最小为2R地 三颗同步卫星A、B、C如图所示分布

4π2?6.6R地?34π2?2R地?3

则有解得T′≈答案: T2=T

6=4 h,选项B

T′2 B正确。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vAFB>FC C.角速度:ωA>ωB>ωC D.向心加速度aA

解析: 因为卫星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知,所以卫星的万有引力大v2Mm

小关系无法判断,B错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有Gr2=mr=mrω2=ma向,得v=

GM

r,ω=

GMGM

,a=由于rAvB>vC,ωA>ωB>ωC,aA>aB>aC,故A、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在地球表面某高度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射程为x。在另一星球表面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抛出该小球,需将高度降低一半才可以获得相同的水平射程。忽略一切阻力。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g∶g′为( )

A.1∶2 B.1∶2

C.2∶1 D.2∶1

1h1

解析: 因为x=v0t,h=2gt2,而x=v0t′,2=2g′t′2,联立g

可得=2。

g′

答案: D

3.(2017·湖南十三校二联)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64 kg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的物体最大质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

A.40 kg C.60 kg

B.50 kg D.30 kg

MmGM解析: 由mg=GR2得g=R2 g行M行R2地

则:= g地M地R2行

又M行=6.4M地,R行=2R地 g行

故=1.6 g地

根据F举=m0g地=m′0g行得: g地

m′0=·m=40 kg,故选A。

g行0答案: A

4.(2017·山东冲刺)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活动,月球半径为R0,R

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R=4,表面

0

2018届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11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01402fs44oweh0q68m0sr9z0p01l00o2z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