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3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胶板内的样品小槽

3.加样

用微量加样器将上述样品分别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每次加完一个样品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各样品用不同的吸头,以免造成限制酶被污染。加样时,吸头不要插入胶板内,防止碰坏样品槽周围的凝胶面,每个样品槽的加样量不宜过多,本实验加样为10uL左右。(每块胶板需点一个Marker,这里即为λDNA/ Hind Ⅲ)

4.电泳

加完样品后应立即通电,进行恒压电泳。在低压条件下,线形DNA片段的迁移速度与电压成比例关系,为了获得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大分辨率,电场强度不应高于5V/cm。

当溴酚蓝染料(蓝色)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2cm处,停止电泳。 5.染色

将电泳后的凝胶浸入EB染液中,进行染色以观察在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带。染色20min后,用大量水冲洗。 6.观察

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染色后的电泳凝胶。DNA存在处显示出红色荧光条带。

用凝胶自动成像仪处理代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电泳结果图:

- 5 -

2011/11/18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简述EB显色的原理。

答:琼脂糖凝胶中 DNA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 嵌入 DNA 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 DNA 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 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 2.5 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 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 DNA 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 吸收 254nm 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 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 302nm 和 366nm 的光辐射。 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 590nm 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 复合物 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 DNA 的染料高出 20-30 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 可以检测到少至 10ng 的 DNA 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DNA 或 RNA) 。但是染料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 所以其荧光产率也相对较低。事实上,大多数对单链 DNA 或 RNA 染色的荧光时通过染料结合到分子内9 形成较短的链内螺旋产生的。

2.使用溴化乙锭时应注意什么?

答: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没办法的,只能带手套和自己小心 ,而且做完之后要做如 下处理实验结束后,应对含 EB 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 对于 EB 含量大于 0.5mg/ml 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 EB 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 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 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 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 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 EB 含量小于 0.5mg/ml 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 按 1mg/ml 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

- 6 -

2011/11/18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1 小时; ② 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3.说明不同电压对电泳结果的影响是什么

答:在低电压时,线状 DNA 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 分子量的 DNA 片段的迁移率将以不同的幅度增长,片段越大,因场强升高引起的迁移率升高幅度也越 大,因此电压增加,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将缩小,也会产生拖尾现象。但电压过低,DNA 移动速 度会很慢,电泳时间较长。所以实际做电泳实验时应根据不同 DNA 片段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压。 通常使用的电泳电压为 90~120V。

4.如何判断DNA的纯度?

答:测定 DNA 浓度与纯度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在波长 260nm 处、280nm 处 DNA 的 吸光率,然后计算其浓度与纯度。 对于纯的核酸溶液,测定 A260,即可利用核酸的比吸光系数计算溶液中核酸的量。核酸的比吸光 系数是指浓度为 1ug/ml 的核酸水溶液在 260nm 处的吸光率, 天然状态的双链 DNA 的比吸光系数为 0.020, 变性 DNA(即单链 DNA)和 RNA 的比吸光系数均采用 0.022。 DNA 纯度可以 A260/A280 的比值表示:纯的 DNA 样品比值为 1.8,纯的 RNA 样品比值为 2.0。核 酸样品中若含有蛋白质或苯酚等杂质,此比值则显著降低。

实验三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理解影响细胞感受态的因素,掌握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2.掌握质粒的转化方法。把体外DNA引入受体细胞,使受体菌具有新遗传性,并从中选择出转化子。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材料:自制的质粒DNA、大肠杆菌(E.coli)菌种(DH5α菌株)。 试剂:

LB琼脂平板 (无抗生素)、

LB琼脂平板 (含50μg/L氨苄青霉素)、 LB液体培养基5mL(无抗生素)、 LB液体培养基100mL(无抗生素)、

LB液体培养基5mL(含50μg/L氨苄青霉素)、 0.1mol/LCaCl2溶液(灭菌备用)。 仪器:

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接种环、涂布器、冷冻离心机、离心管、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

三、实验步骤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从新活化的E.coliDH5α菌平板上挑取一单菌落,接种于5mL液体培养基

中,37℃振荡培养过夜,直至对数生长期。将该菌悬液以1:50接种于5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快速振荡培养3~4h。

- 7 -

2011/11/18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2.取5mL培养液放入离心管中, 5000rpm离心10min。

3.可用加样器将残余液体尽量去净,用1mL预冷的0.1mol/LCaCl2溶液轻轻

悬浮细胞,冰上放置15~30min。 4. 5000rpm离心10min。

5.弃上清,加入200μL预冷的0.1mol/LCaCl2溶液,小心悬浮细胞,冰上放

置片刻,即制成了感受态细胞悬液。

6.制好的感受态细胞可在冰上放置,24h内直接用于转化实验,也可加入占总

体积95%左右高压灭菌过的甘油,混匀后分装于Ep管中,-70℃条件下可保存半年至一年。

(二)细胞转化

取200μL摇匀后的感受态细胞悬液,进行下一步的转化,转化如下(单位:

编号 样品/uL 对照1/ uL 对照2/ uL 质粒 2 / 2 感受态细胞 100 100 / 无菌水 / 2 / 0.1mol/LCaCl2 / / 100 μL):

样品组即为我们的转化组:100μL感受态细胞+2μL质粒DNA 对照1为受体菌对照组:100μL感受态细胞+2μL无菌水

对照2为质粒DNA对照组:100μL0.1mol/LCaCl2+2μL质粒DNA 将以上各样品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min后,于42℃水浴中保温90s,然后迅速在冰上冷却3~5min。上述各管中分别加入400μL LB液体培养基,使总体积为500μL,该溶液称为转化反应原液,摇匀后于37℃振荡培养45~60min,使受体细胞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使转化体产生抗药性。

(三)平板培养

取各样品培养液100μL分别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和不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培养基上(分别记为Amp—和Amp+),涂匀。37℃培养24h,待菌落生长良好且未相互重叠时停止培养。

四、实验结果

受体菌对照组 质粒对照组 转化实验组

- 8 -

2011/11/18

不含抗生素培养基 有大量菌落长出 无菌落长出 有大量菌落长出

含抗生素培养基 无菌落长出 无菌落长出 有菌落长出

结果分析

本实验未产生抗药性菌株 质粒DNA不含杂菌 质粒进入受体菌中产生抗

药性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1.这一个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均要为无菌操作,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2.细胞转化中,42℃水浴90s要准确操作。

3.制备感受态细胞过程中,需要在冰上放置的一定不要在室温中放置。

五、思考题

1.感受态细胞制备好后,为什么在转化前还要在冰上放置? 答:细菌处于 0℃,CaCl2 的低渗溶液中,菌细胞会膨胀成球形,转化混合物中的 DNA 形成抗 DNase 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因为 DNase 会消化外源 DNA,如形成抗 DNase 的物 质有利外源 DNA 的生存) ,从低温突然提高到 42℃短时间热刺激,应激反应下可产生大量 cAMP,而 cAMP 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促使细胞吸收 DNA 复合物,从而大大提高转化率。

2.思考转化后平板培养应有的结果、分析自己培养的情况。

答:实验涉及两种菌体,一为不含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二为含有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细胞一 因为不含苄抗性基因, 所以会被氨苄杀死或抑制生长, 所以这种细胞只能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细胞二为含有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能对氨苄产生抗性,故而这种细胞既能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 长,又能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A 组中只有菌体和 CaCL2 而无抗性基因,所以只有在不含氨苄的培养基上才能看到菌落,而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不可能有菌落,否则为培养基染菌。 B 组中只有 CaCL2 和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而没有细胞,所以不管在那种培养基上都不应该长出菌 落,否则即为染菌。 C 组中含有 CaCL2、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和不含氨苄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在 CaCL2 的作用 下,细菌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进入细胞,此过程即为转化。此时的细胞即为 细胞二,所以不管是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还是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且在含有氨 苄的培养基上观察到的菌落数应该比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数少,因为转化这个过程 的效率不是 100%,没有转入抗性基因的细胞就不能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观察平板,与理论相符,但菌落的数量明显偏少。

实验感想:

此次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操作较以往实验也要精细。整体而言倒不见得比以往的实验要难,但事实上我所学到的东西却比从之前的生物学实验中学到的要多得多。因为这个实验不再是零散的大家做完就回去总结这个实验然后准备做下一个实验,这次实际上就是一个两天内完成大实验,它教会我们生物学实验对时间的严格要求,对试剂的准确把握,给我留下的记忆非常深刻。尽管个实验很小,但却教会我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严谨性。

- 9 -

2011/11/18

搜索更多关于: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 图文 的文档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0zs71f4s34ka294p1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