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1.这一个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均要为无菌操作,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2.细胞转化中,42℃水浴90s要准确操作。
3.制备感受态细胞过程中,需要在冰上放置的一定不要在室温中放置。
五、思考题
1.感受态细胞制备好后,为什么在转化前还要在冰上放置? 答:细菌处于 0℃,CaCl2 的低渗溶液中,菌细胞会膨胀成球形,转化混合物中的 DNA 形成抗 DNase 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因为 DNase 会消化外源 DNA,如形成抗 DNase 的物 质有利外源 DNA 的生存) ,从低温突然提高到 42℃短时间热刺激,应激反应下可产生大量 cAMP,而 cAMP 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促使细胞吸收 DNA 复合物,从而大大提高转化率。
2.思考转化后平板培养应有的结果、分析自己培养的情况。
答:实验涉及两种菌体,一为不含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二为含有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细胞一 因为不含苄抗性基因, 所以会被氨苄杀死或抑制生长, 所以这种细胞只能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细胞二为含有氨苄抗性基因的细胞,能对氨苄产生抗性,故而这种细胞既能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 长,又能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A 组中只有菌体和 CaCL2 而无抗性基因,所以只有在不含氨苄的培养基上才能看到菌落,而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不可能有菌落,否则为培养基染菌。 B 组中只有 CaCL2 和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而没有细胞,所以不管在那种培养基上都不应该长出菌 落,否则即为染菌。 C 组中含有 CaCL2、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和不含氨苄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在 CaCL2 的作用 下,细菌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含有抗性基因的质粒进入细胞,此过程即为转化。此时的细胞即为 细胞二,所以不管是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还是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且在含有氨 苄的培养基上观察到的菌落数应该比在不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数少,因为转化这个过程 的效率不是 100%,没有转入抗性基因的细胞就不能在含有氨苄的培养基上生长。
观察平板,与理论相符,但菌落的数量明显偏少。
实验感想:
此次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操作较以往实验也要精细。整体而言倒不见得比以往的实验要难,但事实上我所学到的东西却比从之前的生物学实验中学到的要多得多。因为这个实验不再是零散的大家做完就回去总结这个实验然后准备做下一个实验,这次实际上就是一个两天内完成大实验,它教会我们生物学实验对时间的严格要求,对试剂的准确把握,给我留下的记忆非常深刻。尽管个实验很小,但却教会我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严谨性。
- 9 -
2011/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