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读写算 2014年第38期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摘要】多媒体教学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走进了数学课堂,并促成了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剖析了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在强调了多媒体手段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在教学中的弊端并给予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利弊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已由过去的单媒体电化辅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久将发展为网络教
学。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走进了初中数学课堂,并促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多媒体教学从解决学习难点发展为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育发展为全程、全员、全面的现代化初中数学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初中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深刻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优缺点,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注意其使用时机,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扬长避短使它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1 多媒体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因为多媒体教学声、像、文结合,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抽象的文字演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音乐,朗诵,图象结合,使学生客观地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时(本站向您推荐)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千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图文、直观、声画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然而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使用多媒体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初中绝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这门学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初中每个数学教师最担心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快乐,是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感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新教材上用了4种情形来加以说明,但其叙事的过程犹如一杯白开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运用flash课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请他来担任书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让他在数轴上按各种要求走动,并把所有的走法设置成学生不易察觉的小按钮,当鼠标点中相应的小按钮时,才会出现有走法的标记的大按钮。他的每一次走动,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教师先演示其中的一种走法,学生看到这个小丑及其走法,马上来劲了。教师趁热打铁,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走法呀?如果有的话,请上来操作电脑。这时,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上台操作。学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师点出大按钮,再由学生操作大按钮,这时,动画又动起来啦!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获得了自信,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揭示抽象概念时使用多媒体
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如讲解七年级新教材第一章“截一个几何
体”,对于“截面”的概念学生怎么都不能理解,用平面怎样截棱柱,使得截面是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因为需要空间的想象,学生感到很困难,运用多媒体就一目了然了。 三、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
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先在计算机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处向一边射出一条线,使学生感悟到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在讲“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非常容易就理解了。将看似静止的、孤立的知识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知识概念。 四、在知识点多、知识量大时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在一些知识点多、知识量大的教学课中就可以适时地使用cai。如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就涵盖了许多知识点: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三角形的高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先演示一些三角形实物,然后隐去非本质的特征,只留下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出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以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师通过演示,把出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再通过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从而利用多媒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如果使用不当可能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易成“灌输”的工具,学生易成观众
因为多媒体现实的优点,许多老师常常不管什么课题,什么时机都喜欢使用,使用时一“放”了之,象放电影一样,此时的 多媒体往往成了灌输的工具。
2、多媒体的直观易弱化学生动手的能力
多媒体很直观、形象,但同时正因为它的优点有时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比如讲解二次函数图像时,学生因为有了“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这个先入为主的结论,加上又没有见过抛物线,往往画不出正确的函数图像,多媒体因为描出无数各点,所以图像非常简单的就呼之欲出了,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对于今后新的函数图像的画法是不利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不加选择地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这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只有这样,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