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散文、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板书设计如下: 6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鸟
第四篇《夜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厂字头”、“夕字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2) 图文结合,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3) 利用轻柔的音乐、美丽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说话平台,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针对一年级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安排,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安排的教学难点为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 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因为学生识字、阅读水平有限,因此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进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纠正学生读音)
2.情境陶冶法。(通过欣赏夜景图、联系实际夜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游戏法。(开火车学习生字) 四、说学法
1.朗读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圈点自学法。(预习时,在课文里圈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并认识这些生字)
五、 说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 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 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
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 板书课题: 《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 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出示夜景图,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里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六、说板书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内容的同时,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9夜色
怕黑------→ 不怕黑
第五篇《荷叶圆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2016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的课文。这是一首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7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说教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