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
二、(一)阅读探究(1) 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 什么叫纳米 什么叫纳米技术 什么叫纳米机器人
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小结:
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和加工的技术。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二)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体出示标题)
以上三个概念,它的内涵我们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别谈谈你对这三个概念的理
- 37 -
解。
1、学生自由发言,理解概念“纳米”,教师补充,请学生计算:人的一根头发直径约0.6毫米,它有多少纳米,约60万纳米),感受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本身的微小。
2、理解“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的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由于学生的知识局限,不知道分子、原子的微小,我列举初三化学课本上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滴水(约20滴水为一毫升)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大约有 1.67×1024个,即10亿人同时一个一个地数,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一滴水的水分子,从而说明分子的微小,体会纳米技术的精细之极,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多媒体展示[IBM]图片,并加以说明。
第二课时
三、阅读探究(二)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勾画出纳米神奇的具体体现;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多媒体出示,阅读汇报2) 归纳小结:并板书 四、拓展延伸
大胆想象,创造神奇(多媒体展示标题)
- 38 -
开动思维,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运用纳米材料和技术来发明创造一些物品,并作简介介绍。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表扬鼓励。 五、纳米情报站,展示神奇
把教师收集到的有关纳米技术的新产品向学生作介绍:图片1:美国已研制成功的“自净”玻璃;图片2:中国研制成功的人工骨粉;图片3:美国人正在研制的“纳米战袍”…… 六、科海冲浪,搜罗神奇(作业)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科海遨游,领略了纳米的神奇,体验了阅读的快乐,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纳米科技的最新进展吗?请以四人为一小组,查阅报刊、杂志,或上互联网查阅资料,每一个小组办一份以纳米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
[教学后记]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8.短诗三首 《繁星》教案
- 39 -
(一)新课标教学目标:
1、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知识与技能 时的感受。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1、 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重2、 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点、难
点:
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情感、态度、价值观 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由景
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简介②写作背景(见附一、二)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语设计: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
- 4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