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
总称。教学的根本性特征在于它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 第二节 小学常用教学法及其选择与运用
?一、小学常规的教学方法
?(一)语言交流为主的教育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育内容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念的方法。它是
一种最古老的、传统式的教育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方式主要有四种: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具体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方式。在语文、政治、历史等社会科学中运用的较多。讲解是指教师对某个概念、原则、定理、定律等加以解释、剖析、论证的方式。在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中运用的较多。讲演是指教师不仅向学生描述事实,而且通过深入地分析论证,做出科学的结论的方式。常用在引进新课题,介绍一些重要而又不易理解的材料,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讲读是指教师边讲边读或边读边讲,讲读结合。主要用在语文、外语等语言课的教学之中。这几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育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使用。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应确保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教师讲授概念、原理、事实、观点等必须正确,
且富有思想性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思想教育。(2)讲授力求做到系统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观点和材料统一,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未知的知识。(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炼、详略得当;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再次,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4)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克服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努力创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讲授的线索进行独立思考,探索新知。(5)讲授过程注重直观形象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讲授应通俗易懂,突出直观形象性和鲜明性,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6)注意讲授时间。每次讲授时间不宜过长。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7到10岁儿童为20分钟,10到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7)恰当地设计和正确使用板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或答辩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把教育内容概括成一系列的问题,借助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育方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法和谈话法,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运用现代化电教手
段再现事物和现象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较直接地认知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
2.观法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实际事物进行直接感知,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育方法。 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1.发现学习法
?由布鲁纳提出,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并通过这一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资料、材料自行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验证假设,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1.发现学习法
?好处:提高智慧潜力;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学会发现的试探法;有助于记忆
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2.程序教学法 代表:美国的斯金纳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要求:把教材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按照严格的逻辑编成程序,由学生自己按照程序学习 ?特点:小步子;主动积极的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
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3.纲要信号图示法 提出者: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
?步骤:由教师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出示纲要信号图表;教师再次讲解抓住主要问题突出重点 ?优点: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九讲 教学手段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
(一)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
?1.视觉手段:印刷材料、图片、实物和模型、幻灯、投影
?2.听觉手段:扩音机、收音机、录音机、语音室3.视听手段:电影、电视、录像 ?4.综合操作教学手段:计算机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
(二)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
?1.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听、说、模拟(重点看一下)、要求 ?2.以物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读、写、演示、展示
一、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
?发展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教学最优化原则 健康和安全原则
第十讲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即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可说出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征、优点及弊端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 1.个别辅导 2.现场教学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可说出复式教学的含义、特点及基本要求
?1.对文纳特卡制和设计教学的概念进行理解,掌握创始人(P255) ?2.可记住现代个别化教学制的几种形式(P259)
第十一讲 教学评价 (注意材料分析)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
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一)传统考试时期 ?三、教学评价功能
?诊断功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形式的国家 ?科举考试(公元606年)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得
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教学评价功能
2.导向功能
?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常常要受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影响。 ?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也要受到评价的制约。
?如果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能全面反映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能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
?方向,那么,教学评价所发挥的导向作用就是积极的,有益的,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学偏离
正确方向。
?三、教学评价功能
3.检验功能
?测量并判定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一项职能。
?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预定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是否得以实
现?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验证。
?而检验和判定教学效果,是了解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评价功能
4.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
?提供了大量反馈信息,而且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反馈信息
?有关研究发现,否定的评价常会引起学生的焦虑,而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可以成为推进学生学
习的动因。
?教学评价提供给学生的否定反馈信息要适度,以免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给学生的身心发展
和学习造成不良后果。
?三、教学评价功能 ?5.调控功能
?表现为对教学向、目标的调整,教学速度、节奏的改变,教学方法、策略的更换,以及教学
内容、教学环境的调整
?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
是教学评价追求的基本目的。
?三、教学评价功能 ?6.发展功能
?教学评价可以肯定和强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得到进一步扩充和提高,使存在的问题不断得到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可解释)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 常模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可做出具体解释)
第二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一、有效测验的必备条件
?设计和编制任何一种测验,都必须使其在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方面达到一定要求,即
起码达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可对四种度做进一步解释与说明.) 第二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以上两个可做具体解释与说明)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
?量表评价表(能解释)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
二、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能说出五种模式并重点记忆权威模式) 一、课堂规则的涵义 二、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
?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多少数量算合适?)
二、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
(一)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二)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中,学生心理运动是马鞍形发展的 ?开始5分钟,兴奋的初始阶段 ?5-15分钟,维持兴奋阶段
?15-25分钟,疲劳波谷,注意力下降 ?25-40分钟,再度出现兴奋 ?40-50分钟,再度出现疲劳
二、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
(三)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要实施启发教学,多人参与
(五)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术学习时间的效率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
(以上三点须重点记忆,并可以灵活运用,进行分析) 四、能说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三讲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背诵)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能够说出要点)
?三、系统分析模式(能说出什么是系统分析模式) ?四、能说出教学内容设计时知识的分类 ?五、说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