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科任教师如何高效管理班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1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年班管论文

题 目:浅谈科任教师如何高效管理班级

姓 名:尹建新

单 位:中路铺中学

手机号码:13875217178

1

浅谈科任教师如何高效管理班级

【搞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科任教师是班级建设的催化剂。科任教师了解学生更具有真实性,可以弥补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不足,从而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科任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自己学科的特点,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科任教师应当关心他所任教的每一个班级,不要因班风的好坏而有所偏颇;科任教师还应该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密切配合。高效管理班级还应注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经常与班主任沟通,积极与家长沟通。

【关键词】科任教师 班级管理

当我们提到班级管理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带领一个班级就像建立一个家一样,举凡食衣住行育乐,样样都要教。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有学习上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班主任,孩子需要帮忙或协助时,想到的也是班主任。因此,大部分的科任老师,常会有「无所归属」的感慨,在教学上,遇到与班级管理有关的问题时,常会有使不上力的感觉,也使得教学成效受限。而科任教师在参与班级管理上又常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热情关心,积极参与;二是被动应付、管而不实;三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论是班级班主任或是科任老师,甚至学校的行政人员,均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设立,所以举凡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事物,每个教育人员均有责任参与。虽然为了分工的便利,大部分与班级管理有关的事务,均划归班主任负责,但并不表示其他教育人员就可推诿责任。科任老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更应参与班级管理,以期使教学更有效率。本文就科任老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必要

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是连接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科任教师以其优异的专业教学,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班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科任教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于良好班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上,在课内外的各项教学活动中,都会反映出学生的

2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质、理想信念、情感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科任教师绝不能置之不理,把它全抛给班主任,而应该及时地捕捉机会,对学生加以疏导,给予教育,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打动学生,达到教育与教学、育人与教书的完美统一,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班主任精力有限,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因此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优势

班主任通过科任教师,可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喜怒哀乐、爱好与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上课,在时间上,科任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加起来大大超过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所以,通过各科任教师是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基本途径。

在空间范围上,科任教师接触学生远远超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空间范围,学生多数的活动空间是和科任教师打交道,科任教师可以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观察了解学生,这种了解更自然更全面。还有,学生在科任教师面前,一般没有思想顾虑,所流露的思想,所表现的行为,常带自然色彩,很少虚假现象。因此,科任教师了解学生更具有真实性,可以弥补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不足,从而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三、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时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学生对科任课较不重视。学生认为科任老师不会要求太多,学习态度就会比较散漫些。 家长对科任课较不重视,而家长的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态度。

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材多且繁杂难懂。课程多又难学,学生学不会的挫折感增加导致学习成就低落,从而失去学习动机。学生不喜欢该科任老师,可能因为老师的穿着或说话的态度不适宜,使学生对该科的态度比较消极。

2、缺乏与家长直接沟通的管道:科任老师没有所谓的联络簿可以和家长沟通,家长也较易忽略科任课的作业和学生在科任课的表现情形。科任老师怕侵犯

3

到班主任的权利,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

3、与该班班主任没有良好的互动:科任老师原本和班主任之间的感情就不好。除了因少接触造成的疏离感外,甚至两人是处于敌对状态。科任老师不主动或缺乏责任感。认为只要把课上完就好,其他事情就交给班主任处理,因此和班主任并没有互动。班主任不愿提供协助。班主任认为科任课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不愿意「插手」任何关于科任教师的事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良,造成班级整体表现和学习风气低落,使科任老师上课时有无力感。

4、科任老师本身能力不足: 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上课没有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技巧僵化。再如何满腹经纶,没有好的教学技巧也是徒然。学生的不信任感。学生得不到他想学的东西,对老师的信任感就会降低。老师会偏爱某个班或某些人,使学生產生不满的情绪。

四、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途径

科任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自己学科的特点,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比如科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跑调”,进行班风教育;利用试卷分析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不同班级的纪律、学习等状况;通过不同班级的特色和进步状况的介绍和班级之间的横向对比,鼓励班级之间开展竞争。搞好班级管理、教育学生虽然主要是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但为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科任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

科任教师应当关心他所任教的每一个班级,不要因班风的好坏而有所偏颇。这不仅是教师的职责,而且有利于加强对不同班级的了解,获得教育材料;有利于互通信息,鼓励不同班级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真正获得学生的信任。其次,科任教师不仅要关心班级的集体活动、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气氛,而且要关心不同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科任教师还应该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密切配合,了解班级各方面状况,共商治班对策,以便在不同的时期对学生要求的侧重点(思想或学习等)、对学生要求的程度(严格或相对宽松)、对学生教育的方法(用表扬或批评;或部分教师表扬,部分教师批评,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能达到有机的结合,

4

以促进最佳教育效果的实现。任一教师的教育都是班级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教师相协调,各自为政只会削弱甚至抵消其他教师对班级的教育。

五、科任教师管理班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将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连结,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个科目很有意思。教师应随时进修以加强该科的专业知识,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法,使「教材生动化,教学活泼化」,让学生乐于学习。

2、老师要先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回馈以同样的尊重。建立一致的奖惩制度,处理学生问题时,态度要公正,不因自己的喜好而偏袒或做不当的处理。多以鼓励代替责罚,不要轻易以惩罚来威胁学生。老师应注意自己的服装仪容,对学生说话时,态度应亲切温和有礼,绝对要避免冷嘲热讽,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3. 用多元评价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习,检讨上课用语与教学方法。以多种方法重复教学,旁徵博引,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4. 经常与班主任沟通,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科任老师应尊重该班的班规和奖惩规定。遇到班主任班级管理不良时,科任老师就要自立自强,在该班建立该科的上课常规与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

5、积极参与该班所举办的家长座谈会,除了让家长得知自己的教学理念外,也能藉此得到家长的协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4、魏书生博客中的文献 5、李镇西博客中的文献

5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科任教师如何高效管理班级 的文档
浅谈科任教师如何高效管理班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i3e8r4130a0pk1tz0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