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3 5:48: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惩罚(chěng) 钟磬(qìng) 嫉妒(jí) 相得益彰(zhāng) ....B.摒弃(bìng) 挑衅(tiǎo) 上溯(shù) 人声鼎沸(dǐng) ....C.参错(cēn) 静谧(mì) 殷勤(yīn) 叱咤风云(zhà) ....D.旗帜(zhì) 草莽(mǎng) 牌坊(fǎng ) 断垣颓壁(yu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的一项是( )(2分) .正确..

A.星云大师倡导发起《扬州新文化运动》,希望家乡人人都做到“三好”,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B.人若简单,快乐便会相随;心若诗意,一切皆会美好。

C.四月的瘦西湖万花园内,芍药、郁金香、牡丹、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

D.无偿献血已成为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百盛广场献血点,几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茱萸湾公园憨态可掬的小海狮,原本活泼可爱,但患上白内障后,不得不提前“退休”。 ....B.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

C.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栩栩如生,是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情趣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D.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让我们深思。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在阳光下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在花丛中起舞,就会多一份妩媚;在春风里行走,就会多一份灿烂;在月色里解读,就会多一份诗意。

B.青少年能否从功利性阅读向个性化阅读转变,是推进“阅读经典”活动成败的关键。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封闭只会导致文明衰落。

D.随着扬州马拉松公园建成,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永久性起点确立,也为保存扬马系列纪念物提供了空间。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贾平凹的散文《月迹》,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积极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B.《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有机地插入记叙、描写,既突出了纪念碑的特征,又赞扬了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

D.《柳叶儿》《我的老师》《三颗枸杞豆》都是叙事性散文,作者分别是宋学孟、魏巍和程海。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交谈。读书,能使浮zào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干hé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jí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xuàn烂多姿。与书香作伴,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1

7.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太祖怒, , ,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4)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高尔基《童年

的朋友》)

(6) ,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阎伯理《黄鹤楼》)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描写春雨的连续两句诗句:

, 。 8.语文实践活动。(10分)

学校初中部各班准备开展“我爱读经典”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相信能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策划,围绕主题为这次综合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环节。(六字以内)(4分)

(2)时下班上有些同学对“网络动漫”“言情武侠”“休闲娱乐”很感兴趣,请你劝勉他们阅读学校提倡的经典作品,你该怎么劝说同学?请写出你要说的话(3分)

(3)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促进师生阅读,请你设计一条标语。(不超过15字)(3分) 标语: 二、阅读与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5分)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1)诗中诗人与儿童都爱鱼,诗人是来 ,而儿童却 。(2分)

(分别填四字)

(2)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16分)

先生性好游。一日,携短僮,负诗囊,信步出东郭,渐至无人踪。隐隐有屋角,微露炊烟,花柳参差。甫逾岭,径益窄。再一回头,则有小村落在焉。茅屋数椽,制绝精雅,四无邻舍,又无墙垣;小桥通溪,即至门首。上有小匾额,云“怪叟行窝”。

庭中笼鸟盆鱼,与花药相掩映。新种芭蕉,才有掌大;乍添杨柳,却比人高。朝南有室两楹,洒扫无纤尘,木榻藤枕书橱各一,琴剑竹搁又各一。案上笔砚纸墨皆备。

由是日一过叟,交月余,渐与谈诗词,皆得妙谛。清谈不倦,醉而后反。

(节选自《明清性灵?雅赚》邱江宁译注,有删改)

【注】①先生:即郑板桥,清代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②短僮:小书童;③囊:

2

④①

书袋;④甫:刚;⑤怪叟行窝:扬州盐商甑小泉,与板桥邂逅、交往,获得赏识,并最终赚得板桥大量真迹。叟,老头;⑥日:每天;⑦过:拜访。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先生性好游( ) (2)径益窄( ) ..(3)乍添杨柳( ) (4)由是日一过叟( ) ..1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由是日一过叟,交月余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清谈不倦,醉而后反 ..C.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云“怪叟行窝” ..D.醉而后反 及反,市罢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

(2)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于园》)

(3)隐隐有屋角,微露炊烟,花柳参差。

13.上文中板桥先生拜访“怪叟行窝”游踪层次井然:首先出东郭→接着 →其次 →最后庭中室内。其中“ ”字表达了此行的心情。(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

向大海要淡水

①现在不仅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就是在雨量丰沛的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城市及海岛,也存在缺水问题,除了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外,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和扩大淡水资源的来源。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利用高科技使海水淡化是化解水危机的重要出路之一。

②据科学家研究,海水的平均含盐量约占3.5%,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食盐),其次是氯化镁、......

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钾、碳酸钙等等。

③陆上的淡水又从何而来?除了极少部分可能是原始自然存在的(主要是深层地下水)外,绝大部分也是由海水转化而来。海水中的水分与盐分的冰点与蒸发点各不相同,海水一结冰,这冰是淡水冰,因此南北两极附近海上的冰山和浮冰都是淡的。特别面广量大的是海洋在太阳光的直晒下其表面不断蒸发,海水中的水分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这些水汽通过大气环流带到陆地上空,形成积雨云,然后降下淡水(雨水或雪)。所以陆上淡水的源头归根结底可以说是来自海洋。

④人们自然会想到:如果能直接把海水淡化,那么淡水危机不是可纾解了吗?科技界早就投入研究。 ⑤海水淡化就是将海中的盐分分离以获得淡水。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国际上就研究出闪蒸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并投产使用。最先使用的是闪蒸法(蒸馏法),它是将海水在加热设备中加热到150℃,再送入扩容蒸发器进行降压处理,然后冷凝成淡水。此法还可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沙特阿拉伯就用此法解决淡水来源,但它的成本高。

⑥目前国际上最看好、成本低且适合较小水厂采用的是反渗透法(膜法),它是用高压使海水通过一个能滤掉盐分、杂质和其他有害离子的屏膜,渗透出淡水。此法在全球海水淡化总量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目前,国内海水所用反渗透复合膜均从国外进口,国产反渗透膜与国外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渗透膜是海水淡化的核心,其国产化与产业化若不能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此领域将来的发展。

3

⑦有人总对淡化水有点不放心: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存在?对此专家们解释说,海水淡化其实与纯净水制作工艺一模一样,一般细菌难以通过屏膜,完全可以放心饮用。淡化水的成本与自来水相当。 ⑧我国天津早就用反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浙江的海岛县嵊泗,七成多的老百姓生活用水全靠海水淡化。它的前景广阔美好。

14.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哪些方法?(3分)

15.第②段中加点字“据科学家研究”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3分)

17.文章结尾说海水淡化前景广阔美好,小明读罢此文觉得水资源很丰富,用水也没有了节约意识,有时忘关掉水龙头,竟无动于衷。作为小明的同学,请对他进行劝说。(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油锅里盛开的花朵

李丹崖

①奶奶说,馓子是油锅里的花朵。

②奶奶一辈子围着锅台转,没有上过半天学,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相信,是锅台给她的灵感。 ③我曾见过奶奶做馓子的情景。麻油和面,里面放上些许黑芝麻,奶奶说,黑芝麻是馓子的眼睛,没有它,馓子做得再好看,也便没了神。面和好后,用擀面杖把面擀至长长的一段,中间用刀划开,成面条粗细,两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约莫五厘米左右,为一个馓子,拎起来,两端捏在一起,或是成对角线状捏合,馓子就做好了。

④这时候,把馓子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翻两个身,停顿两分钟,待馓子成金黄色,即可出锅。捞出来的馓子放在竹筐里,控油冷凉,焦酥可口,在旧时的农村,每到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馓子,这可是待客的最高礼节。

⑤旧时的农村,婆媳关系还十分紧张,在皖北,常常听老年人这样说:“麻叶小馓子,婆婆给我好脸子”,意思是,年轻媳妇若是会做麻叶和小馓子,婆婆会对媳妇笑靥如花。一种美食,改善了婆媳关系,这是美食的贡献。

⑥馓子也分大小,以上所说的是小馓子。大馓子和小馓子形状不同,在馓子的线条上,两者粗细相差无几,大馓子无需提面来捏,而是一长条缠成环状,放在油锅里炸制,炸出来还是环状,这点,对和面与炸制的手艺要求都很高,旧时是纯手工制作,如今,已然有机器帮忙,线条上匀称了许多,味道上也气息.....均匀了,只是少了一些朴素的美感,越发有了工业化的味道了。 .....

⑦在皖北吃馓子,数蒙城最为著名。我曾有缘吃过一次蒙城馓子,黄如金镯子,酥比麻花子,香如焦丸子。吃馓子,是一件雅事,远远要比啃排骨要雅得多。馓子拿起来,一根根嚼在嘴里,面粉在油脂的催化下,纹理细腻绵滑,些许的黑芝麻,冷不丁地给你制造着惊喜,馓子,在味蕾上给你罩上了一顶美食的“伞”,让你私享着美食带给你的愉悦。

⑧犹记得当年奶奶在厨房里做馓子的光阴。土屋,黄昏,淡淡的灯火,奶奶用毛巾系着头,一头银发也似那馓丝。一枚枚馓子像是一只只刚刚从蛋壳里拨出来的嘤嘤鸡仔,油锅就是它们的池塘,馓子自在鸣唱,馓子唱得欢,光阴更清净。不多时,咕嚓咕嚓的咀嚼声,震彻了整个乡村的夜空。

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jsd2peq76b8ve00zsa83uyx967u500v9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