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免疫调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3:50: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 专题8.4免疫调节

1、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吞噬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B淋巴细胞 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 B.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有B细胞参与 C.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D.将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清除,既需要细胞免疫,也需要体液免疫,还需要非特异性免疫 3、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和B细胞

4、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可破坏吞噬细胞等。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被破坏后不利于暴露该病毒的特有抗原

B.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患者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下降

D.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5、已知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来识别抗原。下列关于该病毒的遗传特性及侵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基因组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B.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经抗原受体识别后方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C.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只有在效应T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清除 D.浆细胞既能合成、分泌抗原受体,也能合成、分泌相应的抗体

6、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进行第二次注射,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不考虑病原菌发生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霍乱病原蘭未引起免疫应答 B.第二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C.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体内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仅有少部分鸡存活

7、图示表示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请在下列与艾 滋病有关的描述中选出错误的选项( )

A.由曲线整体来看,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B.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免疫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

C.艾滋病人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监 控和清除功能

D.不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感染HIV

8、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被狗咬后不包扎能降低人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注射狂犬免疫球蛋内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D.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

9、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接种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接种会引起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B.接种后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C.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再次接种相同疫苗,会发生组织的损伤或功能的紊乱

10、如图是Graves病成因示意图:机体能产生一种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种抗体的分泌。下列有关Graves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患该病的人体内X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B.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识別X激素的细胞比识別Y激素的细胞的种类多 C.与正常人相比,Graves病患者体内Y激素的分泌量有所增加 D.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11、2018年8月,浙江有一女孩因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的黑木耳而中毒,出现脏器衰竭。实验研究中,给从未接触过米酵菌酸的受试者皮下注射微量的米酵菌酸后,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此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体中含有足量的该毒素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该受试者对米酵菌酸过敏

B.机体对米酵菌酸的免疫必须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完成

C.米酵菌酸抗体的首次产生需要米酵菌酸刺激B细胞

D.若受试者注射米酵菌酸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12、人体内的T细胞有多种类型,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已知Tc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CD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可依赖Tc发挥作用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人体的体液免疫

13、TS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呈递抗原和分泌淋巴因子)的活性,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TS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B.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就是降低TS细胞的功能 C.增强TS细胞的功能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D.TS细胞的功能异常可导致免疫低下或自身免疫病

14、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VLPs不含DNA分子,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B.VLPs作为抗原进人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C.疫苗中的VLPs注人机体后一般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

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

15、若人体内存在某突变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其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物质,引发某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疾病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并有传染性 B.引发该病的异常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产生 C.该病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及病征相同 D.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免疫调节 的文档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免疫调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5m521w8pq6j6mw9sjhs44p5c1cp9m00dw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