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
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机械化施工;爆破工程;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13.2 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 混凝土冬、雨季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13.3 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
起重安装机械与液压提升工艺;单层与多层房屋结构吊装 砌体工程与砌块墙的施工 13.4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措施 13.5 流水施工原则
节奏专业流水;非节奏专业流水;一般的搭接施工 13.6 网络计划技术
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优化 13.7 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进度、技术、全面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
十四、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12题)
14.1 结构力学;
14.1.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14.1.2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14.1.3 静定结构位移
广义力与广义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图乘法;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互等定理及其应用 14.1.4 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及特性
13
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单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利用;超静定结构位移;超静定结构特性 14.1.5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
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频率;振幅与最大动内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14.2 结构设计
14.2.1钢筋混凝土结构;
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
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功能;极限状态及其设计表达式;可靠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冲切 局压;疲劳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裂缝;挠度 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受弯构件 单层厂房:组成与布置;柱;基础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布置;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 14.2.2 钢结构;
钢材性能:基本性能;结构钢种类
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 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间的连接 14.2.3 砌体结构;
材料性能:块材;砂浆;砌体 基本设计原则:设计表达式 承载力:受压;局压;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结构布置;静力计算;构造 房屋部件:圈梁;过梁;墙梁;挑梁 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
十五、岩体力学与土力学(7题)
14
15.1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岩石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理论 15.2 工程岩体分级
工程岩体分级的目的和原则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简介 15.3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初始应力的基本概念;量测方法简介;主要分布规律 15.4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土的三相组成和三相指标;土的矿物组成和颗粒级配;土的结构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塑性指数;液性指数 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土的工程分类; 15.5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 15.6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
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载荷试验 变形模量;高压固结试验;土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超固结比 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
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有效应力原理;一维固结理论;固结系数 固结度 15.7 土的抗剪强度
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库仑定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内摩擦角;粘聚力 直剪试验及其适用条件;三轴试验; 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 15.8 特殊性土
软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填土;可液化土 15.9 土压力
15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Rankine土压力理论;Couloumb土压力理论 15.10 边坡稳定分析
土坡滑动失稳的机理;均质土坡的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 15.11 地基承载力
地基破坏的过程;地基破坏型式;
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斯肯普顿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
十六、工程地质(10题)
16.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 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 16.2 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 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 16.3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
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第四纪分期 16.4 岩体结构和稳定分析
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 赤平极射投影等结构面的图示方法 根据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关系进行稳定分析 16.5 动力地质
地震的震级、烈度、近震、远震及地震波的传播等基本概念 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关系
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 岩石的风化
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活动砂丘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过程和规律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