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
5.1XX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 5.1.1生活垃圾收集方式现状
XX市环卫部门对城区部分主要街道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其余实行垃圾桶(箱)散装收集;此外,对极个别小区用垃圾车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XX市环卫部门应用了多种垃圾收集方式,但垃圾桶收集混合垃圾仍是现阶段该市垃圾收集的主要方式,即居民将生活垃圾装袋后投放到垃圾箱内或直接散倒于垃圾箱中,由人力车运送到转运站,再通过机动车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处理。这种方式由于户外暴露、停留的时间长,垃圾产生的臭味、垃圾装运到运输车时产生的噪声及飘尘等污染容易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也有碍于市容观瞻,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5.1.2生活垃圾转运现状
XX市居民生活垃圾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
(1)居民生活垃圾由密闭脚踏三轮车收集后,集中到垃圾转运站,再由集装箱式机动车、压缩车运往填埋场;
(2)居民垃圾直接由垃圾压缩车收集后直接运往填埋场,即车辆流动收集方式。 收运流程见图5-1:
袋装 密闭三轮车 压缩车、集装箱式机动车 生活 垃圾 -- 垃圾转运箱 站 散倒 垃圾密封车 填埋场 --
压缩车
图5-1 XX市居民生活垃圾收运流程图
5.1.3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 XX市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见表4-1
表4-1 XX市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情况表 果壳箱 垃圾箱 8T车 垃1(后压缩式) 圾5T车 车 6(自卸式) 2T车 中转站 1(后压缩式) 4座(总占地面积1602.26m2) 简易填埋,位于徐八垄,距市区约9.3KM。填埋场 占地150亩,建成于1996年,至2004年填满。
5.2对XX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议
2(侧吊式) 125只 554只 3(后压缩式) 数 量 --
--
5.2.1垃圾产生量预测
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预测见表5-2:
表5-2 规划期内XX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 年 份 年清运量(万吨) 平均日清运量186.3 (T/d) 注:其中日清运量仅代表全年清运量的平均值。实际操作上可能根据季节,时间的不同而变动,日高峰清运量可上浮20%~25%。
5.2.2生活垃圾收集: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1)车辆流动收集;(2)转运站收集;(3)动力管道收集。
根据XX市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形势,考虑到前林垃圾填埋场距城区距离较远的特点,本报告推荐采用容器定点、上门收集与车辆流动收集配合收集的方式。主要是:(1)在有效的服务半径内定点配设垃圾容器间,生活垃圾装袋后投放到容器内,由机动车或人力车收集至转运站,逐步取消暴露投放。(2)在部分人口密度低、居民素质较高、道路交通允许的情况下使用8T或5T压缩运输车定期进行流动收集,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场。
同时,逐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以适应垃圾多元化处理的要求。
314 461 865 现状 9.1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11.46 16.84 31.58 --
--
5.2.3生活垃圾转运方案:
根据XX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及环卫发展状况,结合社会、环境与投资效益,建议该市生活垃圾通过转运站转运,由于考虑到前林垃圾填埋场距城区19km及XX市垃圾产生量的发展趋势,建议至中期适当可建中型转运站。此外,在人口居住分散,道路允许的情况下添置垃圾压缩车进行流动收运。
5.2.4环卫设施、机具车辆装备 5.2.4.1压缩式中、小型转运站设置
按建设部有关标准,大、中型转运站每10~15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小型转运站每0.7~1平方公里一座。建议XX市增设封闭式垃圾压缩转运站,改建集装箱式转运站。
近期:建小型垃圾转运站6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15%),增设2座。各占地面积1000~1500平方米。
中期:建中型压缩式转运站1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25%),各占地面积约为3000~4500平方米。小型转运站设置8座,增设2座。
远期:建中型压缩式转运站1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35%),小型转运站设置12座,增设4座。 4.2.4.2垃圾运输车配置
近期:配3T压缩车2辆,5T压缩车10辆,8T压缩车5辆。 中期:配3T压缩车3辆,5T压缩车13辆,8T压缩车9辆, 远期:配3T压缩车3辆。5T压缩车29辆,8T压缩车12辆。 4.2.4.3垃圾处理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