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用NX6.0对零件进行立体建模得到如图2-1、2-2、2-3所示三维图。
2-1图进气支管俯视图
2-2进气支管仰视图
2-3 进气支管正视图
第三章
铸造工艺参数
3. 1 工艺设计参数确定及砂芯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通常是指铸型工艺设计时需要确定的某些数据,这些工艺数据一般都与模样及芯盒尺寸有关,及与铸件的精度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造型、制芯、下芯及合箱的工艺过程有关。这些工艺数据主要是指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收缩率、最小铸出孔、型芯头尺寸、铸造圆角等。工艺参数选取的准确、合适,才能保证铸件尺寸精确,使造型、制芯、下芯及合箱方便,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砂芯设计的总体原则:使造芯到下芯整个过程方便,铸件内腔尺
寸精确,不致造成气孔等缺陷,使芯盒结构简单。 3.1.1铸件尺寸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是指铸件公称尺寸的两个允许的极限尺寸之差。在两个允许极限尺寸之内,铸件可满足机械加工,装配,和使用要求。 支管为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由《铸造工艺设计》查表1-10得:支管的尺寸公差为CT9~11级,取CT10级。
支管的轮廓尺寸为170mm?162.5mm?182mm,由《铸造工艺设计》查表1-9得:支管尺寸公差数值为4.0mm。 3.1.2机械加工余量
支管只铸出弯形管和方形管其加工余量均为5mm,其余小孔不铸出。
3.1.3铸造收缩率
铸造收缩率又称铸件线收缩率,用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L1?L2)?L1]?100% ε—铸造收缩率 L1—模样长度 L2—铸件长度
支管受阻收缩率由《简明铸工手册》查表1-10 铸造合金线收缩率得:受阻收缩率为0.9%;自由收缩为 1.0%。
3.1.4最小铸出孔
零件上的孔、槽、台阶等,究竟是铸出来好还是靠机械加工出来好,这应该从品质及经济角度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较大的孔、槽等应该铸出来,以便节约金属和加工工时,同时还可以避免铸件局部过厚所造成热节,提高铸件质量。较小的孔、槽或则铸件壁很厚则不易铸出孔,直接依靠加工反而方便。
根据《铸造实用手册》查表1.4-30得:最小铸出孔约为50mm。
支管的孔分别为方形孔Φ74和弯形孔Φ56考虑加工余量后直径为Φ64mm和Φ46mm,该孔直径较大,则应该铸出。
其余孔尺寸均小于50mm,而考虑加工余量后尺寸更小,这些孔直径较小,高径比较大,不应该铸出,机械加工较为经济方便。 3.1.5铸件在砂型内的冷却时间
铸件在砂型内的冷却时间短,容易产生变形,裂纹等缺陷。为使铸件在出型时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铸件在砂型内应有足够的冷却时间。
支管的冷却时间由《铸造实用手册》得:冷却时间10min~30min。 3.1.6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由于选用的缩尺与铸件的实际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了变形等原因,使得加工后的铸件某些部分的壁厚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严重时会因强度太弱而报废。因此工艺需要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