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2015年4月15日江苏扬州某厂发生气体泄漏,空气中弥漫着黄绿色刺鼻气味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为
A.N2 B.Cl2 C.NO2 D.SO2
2.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
A B C D A.A B.B 气体a Cl2 CO2 SO2 NO2 C.C 溶液b NaBr CaCl2 Ba(NO3)2 FeSO4 D.D 3.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O2在有的反应中显示氧化性,有的反应中显还原性 B.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可以生成亚硫酸 C.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4.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C.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D.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Na2CO 3固体(NaHCO3):加热 B.Fe(Al):加盐酸
C.FeCl2(FeCl3):加铜粉 D.CO2(HCl):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6.关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Cl2↑+8H2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Cl2 是氧化产物 B.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 D.HCl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7.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A.NO B.FeSO4 C.H2SiO3 D.SO3 8.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
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D.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9.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3∶2 B.2∶1 C.1∶1 D.2∶3
10.下列试剂保存不正确的是
A.碘必须保存在苯中 B.新制的氯水用棕色试剂瓶装并密封保存 C.白磷保存在水中 D.液溴用一薄层水封盖再密闭保存于低温处 1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该气体一定是CO2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D A 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C 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D 向某溶液中先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滴氯水,溶液变红 A.A B.B C.C 12.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CO和C2H4具有相同的:
①分子数 ②原子总数 ③碳原子数 ④质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3.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并且这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W X Z Y A.上述元素中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B.Z和Y均可与氢元素形成18电子的分子 C.Mg可以在W与Y所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中燃烧 D.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Z
14.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如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等排放的废气,使灰霾天气逐渐增多。灰霾粒子比较小,平均直径在1000~2000n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灰霾是一种分散系 B.灰霾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灰霾形成的是非常稳定的体系 D.灰霾属于胶体 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K
+
B.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C.转移溶液
D.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
16.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Fe→Fe 是( )
A.Ag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a2O2与水反应制氧气 B.用Cl2与Ca(OH)2反应制备漂粉精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以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4 D.向某溶液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以证明原溶液中有NH4+ 19.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现象 C12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 NH3与HCl气体接触时有白烟产生 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B.B C.C 解释 Cl2具有强还原性 NH3与HCl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 Na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 氢氧化铝具有两性 D.D 2-3+
2+
B.Zn→ Zn
2+
C.H2→H2O D.CuO→CuCl2
17.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
20.能证明硫酸为强酸的实验事实是
A.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0.1mol/L的硫酸中,测得c(H+)=0.2mol/L C.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能与食盐固体共热产生气体氯化氢
2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Fe、Al、SO等离子中的几种,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
2+
3+
3+
A.一定存在H、Mg、Al、NH4,一定不存在Na、SO、Fe B.一定存在H、Al、NH4、SO,可能存在Na、Mg C.溶液中c(H+):c(Al3+):c(Mg2+)为1:1:2 D.溶液中
≤
+
3+
+
+
2+
+2+3+++3+
22.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B.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C.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D.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23.①1 L 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240 mL 0.5 mol/L的盐酸;②在240 mL 0.5 mol/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 L 0.1 mol/L的Na2CO3溶液。两种实验操作在相同状态下产生CO2气体的体积( ) A.相等 B.前者多 C.后者多 D.无法判断
24.向以下六种饱和溶液中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可以得到沉淀或者析出晶体的一组是( ) ①Na2CO3 ②Ca(OH)2 ③ CaCl2 ④NaAlO2 ⑤NaCl和NH3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下列各项操作过程中,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②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3 ③向B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④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2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少量的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Mg粉(Al粉):试剂_______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溶液(Na2CO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A-F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其中A为单质,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且B为淡黄色固体;D、E、F的溶液均显碱性,其中E和F属于盐,E被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纺织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C___,E___。 (2)A?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区分E和F两种固体的方法是:分别取等量的E和F两种固体少许于试管中,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 四、综合题
28.I.近年来,我国储氧纳米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稀)=3CO2+2K2SO4+2Cr2(SO4)3 +4H2O
(1)标出以上化学方程式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若产生22g气体物质,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II.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0 g·cm-3)配制成0.5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5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