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学年论文绪论
绪论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产品的创新固然重要,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地促进销售,实现从产品到利润的转化,已经成为众多高层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在市场营销方面,众多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策略。本文对价格策略方面的研究作了系统地梳理和整合,研究了营销中适用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学年论文影响定价的因素
一、 影响定价的因素: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成本是价格的基础,因为没有任何厂商愿意长期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销售,因而企业正确地核算出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完全成本,是科学定价的前提和关键。价格形成及变化是商品经济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除了价值这个形成价格的基础因素外,现实中企业价格的制定和实现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一)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价格越高,需
求量越低;反之,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
(二)市场竞争状况。企业定价的“自由度”首先取决于市场竞争格局,商
品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是供给方争夺市场的竞争。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企业定价的“自由度”有所不同。垄断愈强的企业定价“自由度”愈高;反之,竞争愈强其“自由度”就愈低。在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这四种不同的市场类型中,企业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考虑同类商品的价格。
(三)政府的干预程度。除了竞争因素之外,各国政府干预企业价格制定也
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价格决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对价格的干预甚至控制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如规定企业的定价权限、作价原则、利润水平、价格浮动等。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曰渐成熟,政府对价格的干预会越来越少。
(四)商品的特点。一是商品的种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降低可以吸引消费
者的眼球,而品牌奢侈品如果价位太低反而无人问津,因为高价位才能标榜成功人士的身份和地位,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心理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奢侈品的需求规律是“买贵不买贱,买涨不买跌”。二是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容易产生路径依赖。
二、企业定价方法:
(一)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
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对产品的定价方法有了基础性的导向和原则。通常情况下,成本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学年论文企业定价方法
的组成十分复杂,所以,对于以成本为基准的定价方法而言,对产品的全面而精确的成本计算将是此方法的关键性一环。上文已经涉及到产品成本的复杂组成部分,这里可以用一个图来加以形象说明,如图所示。在完成成本的精确计算之后,企业的定价行为可以围绕如何在保证盈利的基础上,尽可能所见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规模,将利润无限扩大。
(二)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
产品的定价行为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价格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影响甚巨。当企业希望通过产品价格的调整来获得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价格优势,藉此扩大市场占有比例时,这种定价方式和方法就是一种以竞争为目标的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往往会导致同类产品之间的差价的形成,它往往是企业价格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果同一种产品自家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同类企业或者自家产品的生产规模远大于其他企业,可以实现薄利多销,那么就可以以差价的形式将这些优势转换成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利润和发展前途。从当前市场竞争形势来看,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超高程度的重视使得价格战成为商家普遍的选择。长远来讲,过度重视价格优势在竞争中的地位,往往会对产品的生产制作成本、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产品质量保证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好恶为依据,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就定多高的价,这种定价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占用消费者剩余。第一,理解价值定价法。新商品在销售初期,消费者对其缺乏了解,应该通过媒体广泛地宣传引导,让消费者认识到商品的效用和价值。在消费者理解了商品的价值以后就可以以消费者认为“值得”的价位定价。第二,区分需求定价法。区分需求定价法也称为差别定价法或价格歧视,最早是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来的。价格歧视按照歧视程度的高低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是对单件商品,消费者愿意付多少就收多少,因而可以占有全部的消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学年论文企业定价方法
费者剩余,如服装的销售。二级价格歧视是对消费者进行数量折扣,量大价低,这样有利于商品的快速销售。
三、定价策略
企业的定价策略以企业的营销目标与政策为依据。定价策略既是定价与调价的依据,又是实现销售目标的保证
(一)新产品价格策略1.撇脂价格策略。这是一种快速获取利润的定价策略,新
产品一推出便可以得到较丰厚的利润。创新类及信息类产品通常采取该策略,可以在迅速收回成本的同时又能防止效仿与复制。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手机、电脑等,刚上市时候价格通常都是很高,而过段时间后期价格便会下降很多。2.渐取价格策略。这种策略与撇脂策略恰恰相反,首先将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便薄利多销,当该产品逐步的在消费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在将价格进行提高。3.中间价格策略。这是介上述两种策略之间的策略,也就是按照行业的平均水平或者市场行情来定价。
(二)折扣价格策略1.数量折扣。很多的商家在进行促销活动时都采取“买一送一”,
积分优惠等方法,不但可以达到促销的目的,还能发展回头客。2.季节折扣。对于季节性较强的商品可以采取该法,在旺季时将价格定高点,在淡季采取打折、降价等手段,不但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还可以减少库存。这种策略在服装行业应用的尤为广泛。3.现金折扣。为了尽快地回笼资金,对现金支护的客户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比如房产商对于付全款的客户打9.7折的优惠。4.是业务折扣。为了扩大销售量或者稳定销售渠道,可以对代理商进行打折。
(三)折扣价格策略。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并不总是“理性”的,有时也受心理因
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感性”的色彩。一是组合定价策略。同类或相关价格相差不大的商品统一定价。比如“10元店”、“20元店”,把一些日用品集中到一起统一定价,消费者会觉得方便和便宜。二是小数定价策略。商品的价格留有小数,精确到角或分。三是整数定价策略。一种是对奢侈品的定价,最好把无关紧要的零头去掉或者取为整数。四是期望与习惯定价策略。有的商品其价格大家都非常清楚和习惯,比如食盐和牙膏的价格。这类商品,提价则无人问津,而降价则会引起质量不好或已快过期的嫌疑。五是特价品定价策略。大型商城和超市每天都有特价品销售,但并不是每种商品都特价,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