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曾晓霞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09期
摘 要:对社会及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入手,采取不同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家长 一、原因和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而这种情形的产生,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充分说明了人们已深刻认识,并充分体会到了知识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忧的是人们这种对知识、对学习过度关注和关心,必然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加剧。
更有甚者,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使他们过早地承受了诸多的学习压力,以至于让孩子们产生了一系列紧张、焦虑、压抑、苦闷等不良的情感反应,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困扰,这样发展下去,很容易使小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及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为此,学校和家里方作为学生接受教育和生活的两个主要场所,教师和家长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其他學科教育一样,要具体化、日常化,需要教师从细微处入手。为此,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细处、实处,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1.教师要具有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