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4】(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 图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果 B.图中受精作用过程是HJ
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的结果 D.CD和NR段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C
【解析】AH段核DNA含量先加倍,后两次减半且最终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为减数分裂过程;IP段DNA含量先加倍,后减半(一次),且最终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由于受精作用,HI段中核DNA含量增加一倍,A、B两项错误;R→P段中核DNA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C项正确;CD段包含减Ⅰ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NR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2倍,D项错误。
【方法技巧】根据图形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技巧
9
1.首先区分核DNA的变化曲线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3.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4.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变式4】(2019·云南曲靖一中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个时期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10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答案】A
【解析】若图为减数分裂,cd段代表减Ⅰ时期和减Ⅱ前期、中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时期,A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时期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若图为有丝分裂,bc段为间期DNA复制时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赤道板为虚拟的平面,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C项错误;若图为有丝分裂,ef段为后期、末期,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D项错误。
考点五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典例5】(2019·福建福州一中模拟)某动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染色体数/条 所占比例/% A.甲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观察到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中 C.乙组细胞占的比例大,都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D.丙组细胞的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出现的,因此观察到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中,B项正确;乙组占的比例大,包括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C项错误;丙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项错误。
【变式5】(2019·安徽安庆一中高三模拟)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组 16 14 乙组 8 60 丙组 4 26 11
A.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B.甲组细胞会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C.乙组细胞只会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答案】A
【解析】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表示减Ⅱ前期、中期或产生的精细胞,A项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减Ⅰ前期,不发生有丝分裂后期,B项错误;乙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和减Ⅱ后期,C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两条Y,减Ⅱ后期细胞中含有两条X或两条Y,D项错误。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