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波形:以中心频率为500hz为例 信号源频率为500hz时
信号源频率为仿真下限频率306hz
信号频率为仿真上限频率840hz
13
5、3组装与调试
确定好各元件参数后,获得自己需要的元器件,开始组装。 调试过程:
主体电路组装完成后,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频率选择中心频率,观察U2波形与原信号波形是否反相,如反相则主体电路正常工作。
线性检波滤波电路组装完成后,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断开电容,看其输出端是否为全波,接上电解电容观察全波是否被滤成直流量,如果正常,则线性检波滤波电路工作正常
比较显示电路,观察比较器两端电压变化时,灯是否能正常亮灭,如正常,则比较显示电路工作正常
5、4调试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故障一:U2波形出部分失真
解决办法: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处接触不良,换下原来电阻后重新连接,波形恢复正常。
故障二:信号源频率改变,LED指示灯仍一直长亮不灭
解决办法:用示波器两通道分别观察比较器两端电压,发现比较器正端电压Ui’高于负端U2’能获得的最大电压。察觉到自己没有调节好滑动变阻器,将滑动变阻器转动,使输出电压为最大电压的0.707倍。调节完成后,进行功能调试,发现灯能随频率改变亮灭
第六章 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
6、1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
设计电路的特点是通频带较理论值偏宽,前期由于没有拿到合适的电阻,一些电阻值只能粗略地近似,如3.18kohm,由于没有拿到小电阻,就直接用3kohm来接,导致完成后的误差略大。
改进方向:使用多个电阻串联或并联来近似逼近理论电阻值
14
第七章 电路元件参数列表
7、1 电路元件一览表
电路元件 20K?电阻 15K?电阻 9K?电阻 3K?电阻 1.5K?电阻 1K?电阻 470?电阻 0.01uf电容 1mf电解电容 开关 二极管 10K?滑动变阻器 发光二极管 LF353芯片
15
数量 6个 2个 8个 2个 2个 6个 1个 2个 2个 2个 4个 1个 1个 3块 用途 主体电路、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主体电路、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主体电路、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主体电路 主体电路 主体电路、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比较显示电路 主体电路 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主体电路 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线性检波滤波电路 比较显示电路 主体电路、线性检波滤波电路、比较显示电路 附:LF353芯片内部结构
第八章 结束语
8、1 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改进的意向说明
设计的带通滤波器的下限频率为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上限频率为低通滤
波器的截止频率。带通滤波器,对通过的信号具有频率选择作用,它的整个频率通带内都能最大限度的让信号通过,而其阻带对通过的信号有衰减和抑制作用。
8、2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总结:
1、做一个总体的大设计时,应该先想好需要哪些模块,实现哪些功能,如何来实现,布局也要尽可能合理。
2、调试时应该分模块进行调试,确认每一模块功能正常后,方可整体进行调试。不然一但出现错误,不知道是哪一模块的问题。
3、根据各模块的功能来合理选择器件,参数要尽可能逼近理论值,选用不当会导致误差过大 体会:
通过本次模电课程设计,加深了对各类仪表仪器功能、用法的认识,提升也提升了自己根据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的能力。在出现故障后一步步调试,分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故障原因,解决故障,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最主要的,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