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5:36: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方法方加加减减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概况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相关链接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朝的多种夯土建筑基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宫殿基址。这座基址用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

基址中部偏北有一块略高的长方形台面,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这里原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坐北朝南的大型殿堂。殿堂正南70米处是宫殿大门,庭院周围还建有廊房。这座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2)影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相关链接

“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一般由两点组成,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位。“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

1

方法方加加减减的条件,比如舜、禹。“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家天下”指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儒家把此种情况叫作“小康”,是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相对应的。

启继禹位,使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进入天下为私的阶级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出现。所以说,启继禹位意味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哲学上说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王位世袭制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意识水平还很低,禅让制这一政治范畴的制度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随之出现,与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王位世袭制也就应运而生,取代了禅让制,所以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2.国家机构: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相关链接

夏朝已有政府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还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叫作“夏台”,据《史记·夏本纪》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汤。监狱、刑法、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

3.统治范围: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二里头遗址既反映了夏王朝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4.历法: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5.夏桀: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 知识点二 商汤灭夏 1.商汤灭夏

(1)背景:夏桀实行暴政,平民和奴隶不断发动反抗斗争。

(2)过程: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2

方法方加加减减相关链接 网开三面 商汤有一次外出巡视,看见捕鸟的人张开四面捕鸟的网,便说:“若是这样,鸟就叫你全打没了,除了夏桀,谁能这样呢?”商汤便让去掉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又让捕鸟的人祈祷说:“从前蜘蛛用钳子结网,现在的人也学会了织网,你们(指鸟兽)想往左就往左走,想往右就往右走,想高飞便高飞,想入洞便入洞,我只捕那些该死的。”汉南各国知道后,说:“汤真仁慈,他的恩德已施舍到鸟兽身上了。”于是有四十多个国家归顺了他。 2.商朝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汤。 (3)都城:亳。 3.商朝的强盛 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4.盘庚迁殷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相关链接 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进入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王朝结束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迁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到新邑之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叫作“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朝。周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蔑,便把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又称“殷墟”。 思维拓展 列表叙述夏亡商兴的原因。 夏桀(亡国之君) 商汤(开国之君) 3

方法方加加减减个人品德 政事态度 暴虐,把人当坐骑 不理朝政,日夜饮酒作乐 宽厚,有功于民 勤于政事,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辅政 人心向背 人心涣散,人民指着太阳骂他:“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人心所向,周围部落纷纷前来朝贺 5.商朝的统治 (1)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2)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知识点三 武王伐纣 1.背景 商纣王的暴政引起民众的反抗。 相关链接 商纣即位的时候,商朝的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商纣王还严厉打击贵族,削弱贵族的权力,由于他的严厉打击,许多人叛逃他处,这使得统治机构趋于涣散,贵族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同他对立,纣则给予不同的打击,如:微子多次劝谏,纣王不听,微子逃往荒野。纣的叔父、太师箕子因屡谏无效,只得装疯,被纣王囚禁起来。另一叔父比干是当时有名的贤臣,且非常聪明,以死进谏,竟被大卸八块,剖心而死。这种恐怖政策,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 2.周的强大 (1)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2)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相关链接 姜太公钓鱼 周文王勤于政事,尤其注意用人,姜尚就是其中一个。 传说,姜尚出身贫寒,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盟津开过酒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年过花甲始终怀才不遇。他听说周文王重视人才,就天天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一天,文王果然发现了他,两人谈得

4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2u230rh69y6ym8c7oz9pugm7qng700f1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