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倒伏的水稻会自然挺立起来 C.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B.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浸大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2、我们拿一张硬纸板,让它较慢地从梳子齿上划过,再让它很快地从相同的地方划过,两
次用力大小相等,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3、有同学建议: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稀世珍禽——朱鹮可以来我市杭州湾湿地安家,
因为杭州湾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朱鹮的生存。朱鹮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 )
A.防止光污染
B.隔热效果好 C.防止噪声污染 D.抗震性能好
5、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C.近视眼;丙
B.远视眼;乙 D.远视眼;丙
B.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4、某房屋开发公司在进行临街的楼房建设时采用双层真空玻璃安装在窗户上,其目的是
6、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是由激素调节完成的 B.糖尿病往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D.生长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拿下来,直接用眼睛观察书本上“科学实验”四个字,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
8、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科学规律的得出,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光的反射规律 C.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B.真空中不能传声 D.欧姆定律
9、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下列事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C.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
B.用音叉溅起的水花显示音叉的振动 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1
10、在日常生活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
A.用湿抹布擦电灯泡 D.发生火灾时,首先切断电源
11、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12.下图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是( )
13、植物学家格鲁通过解剖花,描述花的结构:“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其中有相当于
动物精子的小球,能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发育受孕。”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格鲁所述“花中产生精子的部分”其实就是指雄蕊(或花药) B.格鲁所述“花中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其实就是指雌蕊 C.格鲁所述“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花粉粒 D.格鲁所观察的植物可能是蕨类植物
1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
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变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B.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的出现 C.大脑调节功能已经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 D.人体身高和体重增长明显
第15题图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接地
C.保险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上
15、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
千米的电阻为0.2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上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10千米
16、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
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3∶5 ,当开关S闭合时,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U甲∶U乙为( ) A.2∶5
B.15千米 C.30千米 D.40千米
B.3∶2 C.5∶2 D.5∶3
第17题图
2
18、科学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 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 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
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绝对平行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19、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
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20、在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做了这样的实验: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
的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的转轴上绕线,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他们高兴地发现小灯泡发光了。针对该现象,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 ③电动机是电源;
②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 ④转速越快,灯泡越亮。
你认为在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4
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4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每块分别埋于4个花盆约为5cm深处的沙土中,按右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请回答:
(1)生长状况最佳的是 ▲ 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 ▲ 。 (3)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繁殖。
22、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
材,其中B点应放 ▲ (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光屏应放在 ▲ 点。
2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铭记。请回答:
(1)人类胚胎发育的起点是 ▲ ;
(2)人类的胚胎主要是在母亲的 ▲ 中发育的(填相应的器官名称);
花盆 温度 光照 1 2 3 4 20℃ 黑暗 20℃ 充足 20℃ 充足 水 适量 适量 不浇水 20℃ 充足 持续过量
3
(3)母亲妊娠至两个月时,常会出现呕吐。从神经调
节的反射类型看,该现象属于 ▲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24、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电压表的示数为9伏;若将两表互换位置,并同时闭合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电路中电阻R2的阻值为 ▲ 。
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
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 ▲
26、(1)现有两只普通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220V 100W”字样,当并联接在照明电路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的值分别是P1和
第25题图
第24题图 A V R1 R2 S1 S2 P2,,总功率值是P3,当串联在照明电路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的值分别是P4和P5,总功率值是P6,试把6个功率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2)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雷达式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 ▲ km/s。
27、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 ▲
角放置;如果太阳光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加20°角,仍使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平面镜再转 ▲ 角。
28、如图,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 ▲ (填
“最左”或“最右”)端,当滑片P向右滑时电流表的示数 ▲ ,电压表的示数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作图
(1)在下图所示的电路的空圈中填上电表的符号。
(2)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极性。 (3)完成左下图的光路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28题图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