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空奇境,也许是趣味无穷的动物天地??总之,它是我们心中的乐园。现在大家就来谈谈自己想像中的乐园。 3、讲授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对所播放飞展示的示例图片或范画喜欢的原因,使学生对想像画的造型、色彩和表现形式有较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并出示各人课前搜集的图片来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可以从取材范围、人物、建筑、自然景物的造型及色彩等方面来分析。 第六课 纸造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制作折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练习了解折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和基本技法,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感知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折纸雕塑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学生初步运用构成方法临摹和创造折纸动物作品,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临摹作品增强学生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及折纸雕塑的设计构思、各部件的大小比例、色彩的搭配。 三、教学内容:
1、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白卡纸、色卡纸或旧挂历制作立体动物动物造型。 2、 知识点的作用:
(1)、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对折纸雕塑的描、剪、折、卷、接、粘等技法,表现出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个性。 第七课 自己动手做浮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浮雕的历史和艺术特色,体验雕刻材料的特性。
2.能力目标:选用合适的材料,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掌握一些雕刻手段和技法,成功地雕刻出一件浮雕制品。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选择合适自己操作的材料,雕刻出一件表现动物、植物或其他造型的浮雕作品。 教学难点:雕刻技术的掌握和雕塑作品的构思创意。 三、教学内容:
1.学生准备:泥团、肥皂、红萝卜、白萝卜、马铃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等。
2.教师准备:石膏浮雕、雕塑作品图片、浮雕图片、几种浮雕作品、泥团、肥皂、斜口刀、小刀、
5
各种雕刻工具等。
第八课 为自己的作文插图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
2. 使学生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创作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3. 了解插图及其运用,作品设计新颖、独特。
二、教学重点:在作文的关键段落画插图。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
教学难点:怎样用形象来表现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收集带有图文的书籍,绘画工具等。 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学生展示收集的图文资料(杂志、学生读物等)。
2、体验感受:朗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要求学生可加上自己的联想来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3.欣赏文学作品中配的插图。
3、方法指导: 1.选择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2.可画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画文中的精彩片段。
4、自主表现: 1.构思插图,鼓励学生将与众不同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 2.师巡视辅导。 5、课堂评价: 1.自评:谈谈自己构思中的得意之处。 2.互评:互相交流、欣赏、评议。 第九课 水墨画头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教学重点或难点: 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 2.引导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品,介绍表现的人物,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总结表现的体会与经验。
第十课 身边的雷锋 一、教学目标
1、 欣赏、分析教材中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精彩范例。
2、了解、认识人物画创作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人体基本比例与人物动态表现要点。 3、培养团结互爱、热心助人的高尚情感,提高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了解人体的比例规律,初步掌握人物动态的基本画法。 2、学习、掌握人物画创作的基本技能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赏析学雷锋主题画优秀范例,简介人物画创作。 赏析过程:(1):赏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赏析画中人物动态、心情。 (3):先关环境背景的衬托。 第十一课 图腾柱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图腾和图腾柱。
2、能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出图腾柱的图案。
二、教学重点:用绘画的方法运用各种形式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难点:能创造形象夸张,变化的图腾柱图案。 三、教学内容
1、划分柱体单元 2、画出柱体外形 3、添加装饰纹样 第十二课 美丽的铜鼓
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铜鼓图案美的内涵,掌握剪纸、漏印技法剪刻、印制铜鼓图案的方法。合理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铜鼓并体验乐趣。
2、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创造和审美的能力。 3、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学习剪刻铜鼓图案的通花样板和漏印铜鼓纹样,并制作有新意的小铜鼓。
教学难点 : 如何根据铜鼓纹饰的规律剪刻通花样板。掌握鼓面、鼓身、鼓腰、鼓足和立体雕像的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铜鼓模型、鼓面、通花样板、剪刀、卡纸、固体胶 三、教学过程
1、出示铜鼓模型,引情激趣
2、教师示范,用一张正方形白纸折叠成三角形,用剪纸的方法剪出铜鼓通花纸印版,并在黑板上画出简略过程。然后介绍用民间手工漏印铜鼓图案的方法并示范。 3、教师讲明要求,提醒学生用剪刀时小心,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清洁。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评价与鼓励 5、教师讲评学生作品做总结,并择优展示。 第十三课 绣球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绣球的民族风情,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学习用纸材设计制作方法,并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装饰。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模拟绣球的造型,用纸材设计制作一只等边十面、是四面体或二十面体绣球,并且给予装饰。(2)对球体面的装饰变化做创新。
教学难点:(1)纸造型激发的掌握以及球体造型的准确性。 (2)球体的面造型级创新。 三、教学内容
(1)了解绣球的简单历史:绣球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名族的吉祥物。
(2)了解绣球的意义:绣球原是男女定情的信物,而如已经成为传递友谊、富贵、吉祥和平安的象
征。
(3) 简绍关于绣球的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