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深化年”活动 采油管理系统项目组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精细管理深化年”活动,整体提升采油、注汽系统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采油厂稳定发展,稳步实施三年大调整工作规划,全面完成油田下达的各项经营任务,结合生产实际,特制定采油管理系统项目组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二)工作职责
1、负责采油、注汽系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规划、统计、分析、控制、考核。 2、负责采油、注汽系统管理制度、基础资料的建立、整理、归档和监督检查。 3、负责组织计量间、集油管网等设备设施的系统优化、维护管理、更新改造、地面达标以及提高系统效率工作。
4、负责做好活动注汽锅炉搬家及现场三标管理各项工作。
5、负责采油、注汽系统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以及试验评价工作。 6、总结各采油矿、采油队采油、注汽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厂进行推广。
二、工作目标 (一)工作目标
1、油井开井数:达到1780口。 2、油井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 3、检泵周期:延长到650天。 4、机采系统效率:26.5%。 5、有杆泵泵效:提高到63%。 6、抽油机平衡率:提高到85%。 7、躺井率:控制在4.9%以内。 8、长寿井:达到270口。 9、注汽干度:70%以上。 10、吨汽耗油:≤62kg/t。 11、吨汽耗电:≤12kwh/t。 12、吨汽耗水:≤1.2t/t。
13、采油维修用:控制在500万元;注汽劳务:控制在1800万元。 (二)对标目标
指标名称 油井综合利用率 检泵周期 机采系统效率 有杆泵泵效 抽油机平衡率 躺井率 注汽干度 年计划 70% 650天 26.5% 63% 85% 4.9% 70% 去年完成 66.2% 584天 25.4% 61.5% 83.0% 5.0% 70% 油田同行业对比标准 对标 82.1% 671天 27.0% 61% 80.0% 4.3% 70% 追标 700天 27.0% 65% 85.0% 4.0% 70% 备注 力争75% 三、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开展“注采精细管理年”活动,为检泵周期的延长提供保障。活动以“四级三化”为中心开展工作,强化节点控制,突出管理效益。“四级”,即:将活动目标、职责分工、工作规划等内容进行层层分解,分厂、矿、队、班组四级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三化”,即:做到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化、考核指标化。
在采油管理方面,活动具体化为“30天无躺井采油队”管理劳动竞赛,力争通过强化采油管理各方面工作,有效提升检泵周期、降低躺井率。
1、以提高泵效为目标,下大力气开展工况分析
以注采科牵头、工艺所参加,每月一次的工况分析例会为抓手,注采科、工艺所参加,采油矿组织采油队工程技术员对本月油井工况情况、治理情况、存在问题、下步安排进行汇报。
2、以节能、降本、增效为目标,抓好800米沉没度治理
以注采科牵头,地质、工艺、作业、采油矿为成员的沉没度治理小组。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抓新井、措施井沉没度治理,要求地质、工艺做好产能预测,从源头治理沉没度;另一方面抓维护井沉没度治理,必须做到每口800米以上沉没度油井均开展治理。每月在注采管理例会上,对沉没度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完成情况开展奖惩。
3、以确保油井高效生产为目标,做好计量管理
围绕计量率、计量及时率、准确率做好三类计量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常规油井计量管理工作。组织分离器标定工作,4月份前全部完成;同时对目前腐蚀严重的7台分离进行更换,保证常规油井的计量。二是做好混输油井计量工作,重点加强井口活动几辆车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管理规定保证5天一个计量周期。三是做好高含水无气区块、稠油区块计量改造工作,利用分公司专项资金、新区产能建设契机,对高含水无气区块实施双分离器改造、对稠油区块利用产能建设机会实施翻斗计量改造。
4、以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做好长寿井培养
将长寿井培养作为全年工作的一项重心。具体工作由采油矿地质、工艺、作业、采油等多方面携手,齐抓共管,努力培养长寿井。一是做好目前长寿油井的管理工作。重点抓好长
寿油井“一井一策”,保证每月制定一次。二是对低效长寿油井开展治理,确保油井长寿高效。三是做好长寿油井后续阶梯管理工作。重点围绕检泵周期大于600天油井加大管理力度,争取进入长寿序列。
5、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做好特殊井管理工作 做好:砂、蜡、垢、蚀、粘、乳化等特殊井的治理。
一是坚持班组加药台帐、采油队效果分析台帐的月度执行工作。二是合理做好药剂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全年的药剂成本做好月度加药管理工作。三是强化油井药剂的质量抽检分析和优化选型工作。坚持按照“季度定期检验分析,月度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强化油井药剂的质量管理工作。四是结蜡井做好热洗清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热洗周期,部分井从原先的2小时调整为4小时,对于电流增大持续不降延长热洗时间。
6、以保证地面管网平稳运行为目标,做好维护与维修工作
一是合理优化老区维修改造工作量,将有限的维修费用使用到最为紧迫的项目上。二是在新老区产能建设上,积极结合老区生产情况做好新老区结合,逐步完善采油厂地面管网。2011年重点做好草33区块、河106-河31区块、乐安掺水系统改造等新老区产能建设配套工作。
7、以提高单井管理水平为目标,做“一井一策”管理工作
组织各采油矿抓好“一井一策“统筹管理工作,具体做好三个环节。一是做好常规生产油井“一井一策”管理工作。二是做好新投井、措施井的“一井一策”管理工作。三是做好长寿井、短命井“一井一策”管理工作。通过强化管理措施的制定与执行,强化现场管理的检查,将单井管理细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二)工作安排及分工
采油系统项目组通过抓好油井基础管理、油井技术管理、注汽管理等三方面工作,实现躺井率控制在4.9%;长寿井达到270口;检泵周期达到650天的目标。
1、精细油井基础管理
负责油井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并负责基础资料管理、地面基础管理和井筒基础管理3个二级节点,确保油井资料全准率达到98%以上,单井计量率达到100%,油井时率达到95%以上。
(1)基础资料管理。负责组织日常资料管理工作,并负责管理以下2个三级节点,保证资料录取及时率100%、资料全准率达到98%以上。
A、地面资料管理。负责执行日常资料录取制度,抓好录取与管理,对资料录取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资料全准率达到98%以上。
B、井筒资料管理。负责执行井筒资料录取制度,抓好月度功图、液面资料录取工作;围绕井组的优化调整,抓好日常井组资料录取工作。保证资料及时率100%、故障判断及时率100%。
(2)地面基础管理。负责组织日常地面基础管理工作,并负责管理以下4个三级节点,保证管理达标率大于90%,管理及时率达到100%。
A、计量管理。负责执行油井日常计量相关制度,抓好混输井计量和常规计量管理工作,对无法计量井站及时处理。保证单井计量率100%、混输井计量周期小于5天。
B、井站设施管理。负责执行设备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制度,抓好日常抽油机保养、在用设施的防腐、保温、润滑、紧固等工作,保证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及时率100%。
C、流程管网管理。负责落实好地面管网的分类管理、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地面管网的优化管理,保证流程优化率100%、维修成本优化率100%。
D、“采油药剂”管理。负责执行“采油药剂”使用制度,抓好日常管理、药剂使用优化工作,积极开展检查,使采油厂“采油药剂”使用优化到位率100%、管理台帐齐全率100%。
(3)井筒基础管理。组织日常井筒基础管理工作,并负责管理以下3个三级节点,保证管理措施制定率100%、实施率100%、符合率大于90%。
A、井筒养护选择。负责落实好日常油井井筒养护方法的选择,制定合理井筒养护方式、制度,保证养护优化率100%。
B、井筒养护监控。负责落实井筒养护监控,抓好月度热洗、加药管理等井筒养护的监控工作,保证养护措施实施率达到100%。
C、成效综合分析。负责对井筒基础管理的成效进行月度综合分析工作,通过对比检泵周期、投入与产出效益比等,综合判断井筒基础管理的措施符合率,保证达到95%以上。
2、油井技术管理
负责日常油井技术管理工作,并负责工况管理、预警管理、躺井控制管理3个二级节点,确保工况合格率在60%以上,设计优化率达到100%,躺井率控制在4.9%以内。
(1)工况管理。组织油井日常工况管理工作,并负责管理以下3个三级节点,保证工况诊断率100%、优化实施率达到95%以上。
A、宏观工况管理。负责落实好月度工况上图、分区与分析工作,坚持每月《月度工况分析台帐》、坚持月度工况分析例会。保证上图率大于95%、分析及时率100%。
B、井筒日常优化。负责抓好日常维护井优化预设计、月度沉没度治理、泵效治理等井筒优化工作,保证井筒优化率100%、优化措施符合率达到90%以上。
C、地面日常优化。负责落实日常地面工况治理,结合工况分析内容加快实施。保证地面优化率100%、优化符合率在90%以上。
(2)预警管理。负责组织油井日常预警工作,并负责管理以下2个三级节点,保证预警管理实施率达到100%。
A、单井管理措施。负责落实月度单井管理措施的制定、日常单井管理措施的执行工作。保证措施制定及时率100%、措施到位率90%以上。
B、预警管理措施。负责执行日常预警管理制度,用预警管理指导躺井控制和单井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