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5.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表 项目 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四、 钢筋绑扎与安装
(一)、 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地下室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底板钢筋:
清理垫层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板下层筋 → 放置马凳 → 绑扎上层横向筋 → 绑扎上层纵向筋 → 焊接支撑筋。 (2)、墙板钢筋:
清理墙根松动混凝土石子、浮浆及杂物→立竖筋 →绑扎横竖筋。
- 4 -
允许偏差/mm ±10 ±20 ±5
(3)、梁钢筋:
支梁底模及侧模 → 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 → 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 固定弯起筋及主筋 → 穿次梁弯起筋及主筋并绑好箍筋 → 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 → 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 → 绑架立筋 → 再绑主筋 → 放置保护层垫块,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2、主体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结构层面轴线、 ?墙柱偏位钢筋调整 ?墙柱钢筋电渣压力焊?墙柱箍筋绑扎?楼面清扫?验收 (质检)同意下部模板支撑 ?主次梁、板下部钢筋绑扎?马镫固定?板上部钢筋绑扎 ?验收 ?墙、柱预留插筋就位、固定 ? 验收。(包括轴线) 说明:此间钢筋绑扎应配合有关工种。
(1)、柱、墙:
外露筋调整?钢筋附着物清除?墙 、柱根部清扫 ?箍 (水平)筋布置?就位绑扎?墙柱垫块?验收。
(2)、梁、板.
模板清扫?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主梁筋绑扎?次梁筋绑扎? 板下层筋?马镫、水电管预埋?板上层筋?验收。
(二)、 工艺规范 1. 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焊接施工执行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 5 -
所有焊接接点及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不得在受力主筋上施焊,如必须施焊时,不能点焊,施焊的焊缝长度不小于5d。
所使用的焊条、焊剂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均持证上岗,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才可正式成批焊接。
焊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按焊接规范的规定,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签收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 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 2. 钢筋的绑扎搭接: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小于10d,接头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并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绑扎接头施工,执行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 6 -
不超过25%; 不限制
受拉区 受压区
(三)、 钢筋的现场绑扎与安装 1. 准备工作:
不得超过25% 不得超过50%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整补。所示钢筋进场必须有生产合格证以及及时进行钢筋的检验合格记录方可使用。
准备绑扎安装钢筋用铁丝、工具、设备、绑扎架等。 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用的塑料垫块。
清扫钢筋绑扎安装场地,在模板上或架立筋上用粉笔画出钢筋位置线,预埋件、预埋管线位置线。
2. 钢筋绑扎总体要求:
所有梁、板、墙、柱的受力主筋、箍筋、钢筋网均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的交叉点均采用双股22号铅丝扎牢。
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垂直,转角处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为模板转角的平分角。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不得小于15°。
受力钢筋接头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互相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钢筋的一个锚固长度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