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一章 算法初步章末小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1:04: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算法初步章末小结教学设计>>

课题:算法初步章末小结 教材:人教A版必修三第一章

一. 教学目标

1.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算法初步》是人教A版高中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章的内容,是一项新增内容,也是广大数学教师教学中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一章. (2) 地位和作用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算法是数学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广义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与过程,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证明函数单调性,求圆的方程等等都是学生碰到的算法问题,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指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与步骤,这些程序与步骤必须是明确与有效的,并且能在有限步之类完成。算法一般都是机械的,有时候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通常把算法的过程叫做“数学机械化”, “数学机械化”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算法的本质是还是以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算法作为研究对象。

算法可以对以前学过的各种模型及思想比如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换思想等进行模式化的操作,这就是算法思想。通过教学,让教师将算法思想灌输到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让学生明白算法思想的重要性。

2.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高中主干知识,基于我校学生基础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但只是综合运用还不强的特点,所以在例题的选择上覆盖面较广,让学生体会算法应用的广泛性。

3. 教学目标

依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明确算法的含义,熟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结构,以及五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能用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表达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算法,尤其是会解读给定的算法.

(2)通过本章的复习,把知识系统化、牢固化,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阅读秦九韶等三种算法,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思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算法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程序框图与算法程序的解读

2. 教学难点:简单问题的程序框图设计和算法语句的应用

三. 教法与学法

算法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解读程序框图和程序算法,体会基本的算法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他与高中信息技术的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是不同的。在《算法初步》一章中,教科书通过简单地实例来说明程序框图和算法语言的使用,抓住算法的关键步骤,不追求完整,算法案例的处理也遵循这一个原则,重在对案例的算法分析,案例的选择一般考虑算法的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如二分法求近似值,1?2?3??100等知识为载体,是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这些算法的核心的理解上。

因此,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复习算法这一章时,我做如下处理

1. 把典型例题和习题重新编排,加入相关高考题目及成都市期末考试题目。每一个重点题

目都用两种或三种语言来表示,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它们的练习与区别。

2. 提高学生对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认识 三种逻辑结构蕴含了比较深刻的思想。顺序结构反应了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一步一步往下执行的思想,条件结构反应了先判断,后执行的思想,循环结构反映的是递推,迭代的思想。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程序框图,明确简练,结构分明,很容易改写成计算机程序,而程序语言中的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可以看成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数学机械化,复习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中的这些思想,让学生处理算法问题时候得心应手。

3. 重视循环结构的处理

在教学与考试过程中,学生在循环结构的处理上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循环结构的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的处理上,特别是终止状态的处理上。

4.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启发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我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会算法的核心是一般意义上解决问题策略的具体化,首先分析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然后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即转化为框图,最后再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程序语言,这其实也是一个逐渐精细化的过程。

四.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 说明 例1给出必修三教材19页中用二分法求2近似值的流程图 学生活动1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流程线 步骤一 1.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该程序框图中涉及到哪些图形符号,分别有什么意义 2.让学生指出该程序框图中包含哪几种逻辑结构 3.找到框图中的赋值语句 4.让学生将该程序框图转化为相应的程序语言 步骤二 学生活动2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学生对该模型已经十分了解,更重要的是该例题涉及到了本章的大部分知识点,尤其是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出本章的重难点,为后面的归纳总结做铺垫。 学生在完成上述过程过后,教师回顾设计 一个框图过程的几个步骤 1. 用自然语言描述 2. 确定每一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 构,并用程序框图表示 3. 将所有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 步骤三 在此基础上,跟学生一起回顾五种基本算 法语句和用法 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 PRINT “提示内容”;变量 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例2 全班同学分两组,分别用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设计: 第一步,令i?1,S?0; 循环结构 学生活动3 赋值语句 让学生体会从 自然语言到框图再到程序语言是一个逐渐精细化的过程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一章 算法初步章末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f2657aqg0ne2d1fovz9epjx24qwd012w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