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1:29: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影响因素

(1)与之呈正相关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 (2)与之呈负相关的因素: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3.特性

(1)不确定性: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一定历史阶段具有相对确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P23

1.概念

(1)前提:①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②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③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数值的“虚数”

3.意义:帮助国家或地区制定人口战略或人口政策,影响区域或社会发展战略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考点直击16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测试目标 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P32-351.城市发展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18C产业革命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 加速发展阶段: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拓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成熟阶段:二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2.当前世界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①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达70%以上,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②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但差异明显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36

1.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水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3.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考点直击17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测试目标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7

一、城市的服务功能P41

1.为城市本身服务

2.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管理中心:各级政府机构的所在地

(2)服务中心:一定地区范围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中心。 (3)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第二、三产业集中。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P41-42

1.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2.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围越小。

上海(最高一级):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 :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京、杭州(第二层次) 苏、锡、常、宁波(第三层次):制造业功能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更次一级层次):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

乡村

考点直击18 城市空间结构(含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P45

组成 各种商业街或大商场 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设施 由若干同类工厂组成 特点 交通便捷、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受社会因素影响,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靠近公路等交通便捷地带,工业选择要考虑环境因素 各功能区的位置、组成、特点 城市功能分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位置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分布面积最广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P47-48

1.经济因素

(1)地理位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结合功能区的付租能力不同,进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具体如下表所示)

18

(2)交通通达度好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越高,反之越低。 2.社会因素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3.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行政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4.历史因素

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P49-50

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对城市和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

影响建筑景观:纽约、芝加哥:市中心摩天大楼,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保持传统风格,高楼很少 影响建筑格局:

杭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北京:皇宫雄踞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东西向)和白宫(南北向)两条轴线及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考点直击1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生产概述P57

1.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P57-58

19

1.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气候、水源等“徒弟(土地)喝汽(气)水”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市(市场)教(交通运输)委争(政府政策)着管理老(劳动力)兔(土地价格)子(资金)” 3.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良种、机械、化肥 注: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P59

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P59-621.热带迁移农业

(1)分布: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 (2)生产特点:刀耕火种

(3)影响:破坏森林和土地资源;物种灭绝;气候恶化 2.水稻种植业

(1)自身特征: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2)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较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生产特点:农户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经验丰富,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3.混合农业

(1)概念: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经营的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时间安排;灵活的农业生产规

模安排

4.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 (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4)经营方式:家庭农场;我国是国营农场;最大生产国:美国(中部平原) 测试目标 P64-65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或土壤盐碱化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或土壤污染

20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总复习(优化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fxs2j0nr3blza1bsw8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