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备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2.2 古代诗歌鉴赏 押题专练(原卷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4:1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旧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1、12题。(9分)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金]元好问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 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友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 B.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 C.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D.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

12.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3、14题。(9分)

江 村 沈德潜

苦雾寒烟一望昏,秋风秋雨满江村。 波浮衰草遥知岸,船过疏林竟入门。 俭岁四邻无好语,愁人独夜有惊魂。

②①

子桑卧病经旬久,裹饭谁令古道存?

【注】 ①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贫病交加的朋友。②沈德潜,满腹才学,40年间屡试落第,六十七岁才中进士,此诗作于屡试不第期间。③尾联典出《庄子》:子舆与子桑是好友,子桑生活贫困,大雨十日,子舆担心子桑得病,故“裹饭而往食之”。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既破题,又描绘了一幅凄风苦雨中的江村画面,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颔联,作者将行船的动态与主观感受交融在一起,颇有“景中有人”的妙理。 C.尾联,作者用《庄子》“裹饭而往食之”,是为了表达对子舆弘扬道义的赞赏。 D.沈德潜主张诗歌应采取“怨而不怒”的表现形式,本诗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 14.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9分)

渔 家 傲

重九良辰,翻成感怆,因用前韵,少豁旅情。

洪 皓

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纵使登高宁忍看。昏复旦。心肠似铁还须断。 岁月川流难把玩。平生万事思量遍。但对割愁山似剑。聊自劝。东坡海岛犹三见。

【注】 ①洪皓:字光弼,邵阳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官至徽猷阁直学士。后忤秦桧,谪濠州团练副使,寻谪英州,徙袁州,卒。②东坡海岛犹三见:苏轼曾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三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臂上萸囊悬已满”与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都写了重阳节插茱萸以避灾克邪的习俗,蕴涵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B.“杯中菊蕊浮无限”,杯中浮动的花蕊勾起作者无限的思绪,“浮”字既写花蕊,又写愁思,赋予无形的愁思以动态形象。

C.“纵使登高宁忍看”假设推想,进一步渲染了作者沉重的思绪,自然引起下句的“昏复旦”的情景,句句言愁,却不落痕迹。

D.“但对割愁山似剑”一句化用了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锥,秋来处处割愁肠”的诗句,写出作者借用如剑山峰,消除了心中的万般愁情。

16.请简要赏析下片“聊自劝,东坡海岛犹三见”两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9分)

一剪梅 宿龙游朱氏楼

[宋]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上阕点明登临,楼台虽小,视野却开阔,词人登楼眺望,内心酸楚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B.作者创设独特的时空情境,“宽”对应“小”,拉开视野的宽度,“暮”呼应“朝”,拓展时间的长度。 C.下阕写春天寒气袭人,让人难以安歇,词人不堪忍受春寒,故站在月下面对洁白的梨花双眉紧蹙。 D.词中重复展现敲打栏杆这一细节,一“敲”一“拍”,一遍一遍,突出其愁之浓,其情之切。 18.词中“敲遍阑干,拍遍阑干”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两者有何异同?请从情感表达与手法运用方面加以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 苏 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 B.领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 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 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谢 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3.“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表达技巧。 4.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 苏轼①

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③。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上阕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C.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D.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6.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劳 歌 张 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①十石②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①彀(gòu):张满弓弩。②十石(dàn):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③

2020高考备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2.2 古代诗歌鉴赏 押题专练(原卷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ib927or148fsc2a7r62i4cx3q5al00q3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