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何 伟
【期刊名称】农民致富之友【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积极发展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农业生产的投入。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的关键。
1 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持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年的“一号文件”。
1.1 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因此,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粮食连年增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且活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1.2 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
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1.3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的良性互动
农民增收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者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转移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其结果是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稳步发展。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