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7:05: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运动员受伤并出现伤口感染,此时机体首先通过非特异性免疫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还有未清除的病原体存在,则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

【点睛】梳理血糖调节的过程、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反射与反射弧、人脑的高级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0.马鹿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当基因A不存在且___________时,马鹿体色表现为白色;若已知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均为纯合子,请写出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的所有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已知基因型的野生雌雄赤褐色无斑马鹿(纯合)若干头,请你设计一个最佳实验方案,探究A/a与B/b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方案与预测结论:___________。

(1). B基因存在 (2). AABBEE、AABBee、AAbbEE、AAbbee、aabbEE (3). 【答案】

取若干对基因型为AABBEE的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与基因型为aabbEE的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进行杂交产生子一代。再让子一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让子一代与基因型为aabbEE野生赤褐色无斑异性马鹿杂交),观察子二代表现型。若子二代全为赤褐色,则A/ a基因与B / b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二代出现了白色(也可写出具体比例),则A/a基因与B/ b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据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表中信息显示:aaBB_ _为白色(胚胎致死),aaBbE_为白色无斑,aaBbee为白色有斑,据此可推知,当基因A不存在且B基因存在时,马鹿体色表现为白色。A_ _ _ _ _与aabbE_都表现为赤褐色无斑,若已知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均为纯合子,则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的基因型有AABBEE、AABBee、AAbbEE、AAbbee、aabbEE。

9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2) 基因型为aabbEE的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bE的配子。欲设计一最佳实验方案,探究A/a与B/b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借助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设计思路,选择的双亲杂交所得F1的基因组成中应含有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而另一对基因应为纯合,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据此依题意可知,该实验方案为:取若干对基因型为AABBEE的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与基因型为aabbEE的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进行杂交,获得F1(AaBbEE);再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让F1与基因型为aabbEE野生赤褐色无斑异性马鹿杂交),观察F2的表现型。如果A/ a基因与B / b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E∶abE=1∶1,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让F1与基因型为aabbEE野生赤褐色无斑异性马鹿杂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EE∶AaBbEE∶aabbEE=1∶2∶1(或AaBbEE∶aabbEE=1∶1),表现型全为赤褐色。如果A/a基因与B/ b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E∶AbE∶aBE∶abE=1∶1∶1∶1,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让F1与基因型为aabbEE野生赤褐色无斑异性马鹿杂交)所得F2中,会出现白色的个体(aaBbBE)。 【点睛】以表中呈现的“马鹿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为切入点,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至少有1个基因A或基因A和B都不存在且至少有1个基因E时才表现为赤褐色无斑,无基因A且有基因B时表现为白色,进而对(1)题进行解答。解答第(2)题,依据题意,若要探究A/a与B/b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通过杂交实验获得的F1的基因型应为AaBbEE,这样才能排除E和e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这是设计实验方案的关键所在。 11.端午节家家都会挂艾草。艾草中含有特殊的艾草精油,艾草精油是从艾草的叶子、茎中提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

艾叶研细+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艾草精油

①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_,可使油水分层更明显。分离出油层后,一般加入___________,以吸收油层中的水分。

②除水后要进行___________的实验步骤,以除去___________。

③水蒸气蒸馏时间不能过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技术新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CO2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通过变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对有机物溶解度的特殊影响进行的,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其过程如下:

10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艾草粉碎,干燥→通入超临界CO2,萃取→精油粗产品→无水乙醇→真空抽滤→艾叶精油 ①一般的萃取剂应具有___________沸点,以充分溶解提取物。萃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的溶剂萃取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组成成分的改变,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同时,用超临界CO2替代有机溶剂,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能避免___________。 (1). NaCl (2).无水 Na2SO4 (3). 过滤 (4). 固体Na2SO4 (5). 过短【答案】

则油还未被蒸馏出来 (6). 较高 (7). 有机溶剂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8). 溶剂残留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流程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1) ①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以增加盐的浓度,使油和水出现明显的分层;分离出的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可以加入一些Na2SO4,以吸收油层中的水分。 ②除水后要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Na2SO4,得到艾草精油。

③水蒸气蒸馏时,艾草精油是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在提取过程中,如果蒸馏时间过短,则油还未被蒸馏出来,会导致产品的品质比较差,因此水蒸气蒸馏时间不能过短。 (2) ①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为了充分溶解提取物,一般的萃取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因萃取剂为有机溶剂,有机溶 剂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所以萃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水浴加热。②用超临界CO2替代有机溶剂所具有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能避免有机溶剂残留污染。 【点睛】识记并理解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流程、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 12.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8年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据此,饱受非议的黄金大米终于得到公众的认可。已知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β一胡萝卜素会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向水稻细胞转入三种酶基因(如图38),其中的酶A基因和酶B基因可使水稻胚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金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1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1)已知酶A基因来自细菌,酶B基因来自玉米,酶D基因来自其他植物,与细菌基因相比,植物基因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图示三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构建上述基因组合,需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农杆菌的Ti质粒,将上述结构导入Ti质粒的相关片段中就可整合到水稻染色体DNA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农杆菌对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那么如何使农杆菌感染单子叶植物水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成功导入上述基因的水稻细胞置于培养基上培养,经过___________两个过程可获得幼苗,幼苗在长大成熟后,所结种子的胚乳将富含___________。该技术的成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内含子 (2).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3). 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答案】

和DNA连接酶 (4). T-DNA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5). 在人工受伤的水稻细胞上涂抹酚类化合物 (6). 脱分化、再分化 (7). β一胡萝卜素 (8). DNA可以从原核生物转移到真核生物,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是相同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结构、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 细菌为原核生物,【详解】其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内含子;植物细胞为真核细胞,其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有内含子。可见,与细菌基因相比,植物基因特有的结构是内含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示三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构建上述基因组合,先要使用限制酶分别切割含有上述三种基因的DNA片段,再用DNA连接酶将获得的上述三种基因进行连接,即需用到的酶是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 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据此,提取农杆菌的Ti质粒,将上述结构导入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

12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pqb6wmy17e16g2f5026bod04q39t00p0c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