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 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 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①-⑤题。(10分)
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lǐng wù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而且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A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bān lán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diǎn jí……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 B (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奋勇前行。 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② A 处的标点符号应为 ▲ 。(1分) ③画线句有一处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 ▲ 。(2分) ④从 B 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 。(2分) ⑤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实验初中准备开展以“青春志·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校“雉水西园”文学社拟围绕活动主题,出一期“五四”专刊,请你设置一个栏目,写出栏目名称,并说明栏目内容。(2分) 示例 栏目名称:寄语青春。内容:刊登校长对莘莘学子的殷殷寄语。 ........ ▲ ▲ 。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 ▲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②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③待到山花烂漫时, ▲ 。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④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⑤后人常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两句作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 , ▲ 。 ⑥予独爱莲之 ▲ , ▲ 。(《爱莲说》周敦颐)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
A. 散文《海燕》,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B.《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对比手法,《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于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从科学角度说明了沙漠里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统筹方法》的写作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安排烧水泡茶的工序能省时。
D.《河中石兽》,纪昀,明代,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结尾议论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深入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清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二、名著专题(10分)
4.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水浒英雄走上了 ▲ 的道路,这比个人的反抗力量大得多了。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厅”,打出的旗号是“ ▲ ”。(每空2分)
5.《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他“夜打曾头市”的原因一是:因段景住买的二百余匹马又被曾头市所抢。二是: ▲ 。(2分) .................6.阅读《水浒传》片段,按要求填空。 【甲】 ▲ 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的女儿,心想:“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得粉碎……拿了双斧,径奔宋江。 【乙】 ▲ 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以上两个片段通过对水浒中两个典型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把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请写出甲乙分别是谁,并指出两人性格的不同。 ... 【甲】 ▲ ▲ (2分) 【乙】 ▲ ▲ (2分 三、阅读与理解(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6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 7.结合诗中词句,分析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重”的?(3分) 答: ▲ 。 8.“时闻折竹声”一句意蕴丰富,请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3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 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 ,悉仿生人③ ,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余亟④ 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2)遂反溯流逆上 ( ▲ ) ..(3)无不毕肖 ( ▲ ) (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分) 译文: ▲ ▲ (2)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2分) 译文: ▲ 。 12.【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5分) 答: ▲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
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 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3.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2分) 14.阅读全文,分点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3分)
答: ▲ 。
15.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②③段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 。 16.请写出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答: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酒酿王 凌鼎年 ⑴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⑵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⑶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⑷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⑸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⑹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