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2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学习目标] 1.基因工程的概念、诞生和发展。2.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3.基因工程中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方式一 抗虫棉的研究开发是中国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打破跨国公司垄断,抢占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的成功事例。抗虫棉的应用使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使杀虫剂用量降低了70%~80%,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减少了农民喷药中毒事故,为棉花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要实现抗虫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提前要做哪些关键工作? 生:要将抗虫基因切割下来;要将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的DNA上。

师:这里存在一个基因转移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将控制抗虫的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问题。 师:中国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儿,不揽瓷器活儿”。科学家们在实施基因工程之前,苦苦求索,终于找到了实施基因工程的三种“金刚钻儿”,使基因工程的设想成为了现实。这三种“金刚钻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具体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方式二 科学设想,能否让禾本科植物也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能否让细菌“吐出”蚕丝?能否让微生物产生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药物?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这一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在微小的DNA分子上进行的操作,需要专用的工具。这些工具是什么?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和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又称为DNA重组技术。 2.基因工程的诞生 (1)理论基础

①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②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立。

③遗传密码的破译: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

(2)技术支持

①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且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 ②工具酶的发现:陆续发现了多种限制酶、连接酶以及逆转录酶。 ③DNA合成和测序技术、体外重组技术的实现。 ④重组DNA表达实验的成功。 归纳总结

1.对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原理 结果

2.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1)几乎所有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相似的成分和结构,即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为不同生物的DNA拼接提供了物质基础。

(2)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为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其他生物体内正常表达提供了可能。 (3)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为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独立表达提供了可能。

例1 (2017·洛阳校级月考)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在细胞内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上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答案 B

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将DNA进行重组,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A项错误;B项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C项属于诱变育种;D项外源基因导入细菌不是人为操作的,不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例2 目前,科学家把兔子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的是(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兔子血红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生物体外 基因 DNA分子水平 基因重组 按照人类的需要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答案 D

解析 题干表述的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得以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在不同生物细胞中能够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说明控制其合成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是共用的,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A项正确;基因是通过转录获得信使RNA,进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项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只要是双链DN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组成原料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C项正确;生物之间是否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与转基因技术之间没有必然关系,D项错误。

方法链接 基因重组的三种主要类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3)人工操作导致的基因重组,即基因工程。 二、基因工程操作的两种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来源 种类 特点 作用 结果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1)作用: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种类

种类 来源 大肠杆菌 T4噬菌体 特点 只能“缝合”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双链DNA片段,不能“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主要来自原核生物 约4_000种 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切割特定核苷酸序列中的特定位点 断裂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E·coli 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3

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归纳总结 与DNA相关的五种酶的比较

名称 限制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DNA (水解)酶 解旋酶 例3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GGATCC GAATTC GTYRAC ↓↓↓作用部位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作用结果 将DNA切成两个片段 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 将单个脱氧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 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 将双链DNA分子局部解旋为单链,形成两条长链 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GGTACC ↓↓BamHⅠ EcoRⅠ HindⅡ

KpnⅠ Sau3AⅠ SmaⅠ GATC ↓CCCGGG 注:Y表示C或T,R表示A或G。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B.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C.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内部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可以推知,每种限制酶都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但不一定只能识别一种序列,如限制酶HindⅡ,A项错误;限制酶切割后能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如限制酶

HindⅡ切割后露出平末端,B项错误;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如限

制酶BamHⅠ和Sau3AⅠ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C项正确;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可以位于识别序列的外侧,如Sau3AⅠ,D项错误。

例4 关于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6rum1mymf3qhtz4wh2h1h1yk7phau00si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