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必修三《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设计(主备人)刘力国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前批改 课后批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用。 过程和方法 诵读 感受 理解 讨论 探究 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比古今女性的遭遇、对女性应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有深入的思考。
【学习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用。 【学习难点】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培养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知识链接】
1、回顾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81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是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
1
惨命运。1919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整个中国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动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紧紧地桎梏着广大人们,妇女受害尤为严重。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
也被剥夺了。
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
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 【学习过程】 【学】
(1)字音辨识
悚然( ) 芒刺( ) 踌躇 ( ) 俨然 ( )
形骸 ( ) 山墺( ) 驯熟 ( ) 讪讪 ( )
草窠 ( ) 唾弃 ( ) 渣滓 ( ) 尘芥 ( )
歆享 ( ) 牲醴 ( ) 鄙薄 ( ) 陈抟老祖 ( )
捺上花冠 ( )
(2)多音字 拓( )开拓 间 ( )间或 ( )拓片 ( )间不容发
吓( )吓唬 槛 ( )门槛 ( )威吓 ( )槛车 (3)字形辨识
烟ǎi ( ) miù( )种 cù( )缩 Pìn( )礼 xuān ( )赫
和aǐ( ) 绸móu( ) bié( )脚 驰chěng( ) xuàn( )染
2
zhuìzhuì( )( )不安 伶pīng( ) 寒xuān( ) duān( )正
ruì( )雪 Pīng( )婷 xuān( )哗 chuǎi( )摩 (4)词语辨析 蒙眬:
曚昽:
朦胧: 简捷: 简洁: 单是:
但是: (5)熟语积累
少不更事: 。 沸反盈天: 。 走投无路: 。 百无聊赖: 。 【思】 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梳理文本,整体把握】 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并标示在课文中相应位置。
3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方式?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4、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请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外貌描写在原文画出并标注即可 ,可按以下提示)
A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 B 再到鲁镇,情况怎样? C 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学习小结
学习反思
点火预热:熟读全文,完成第二课时导学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