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纺织服装业具有很高的出口依赖度。从江苏统计局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就2011年来说,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依赖度就达到21.17%(见表2-2)。 表2-2 2011年江苏省前十名行业出口依赖度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家具制造业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工艺及其他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纺织服装业
木材加工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行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行业
出口依赖度 68.07% 50.29% 40.87% 48.13% 35.22% 26.73% 25.56% 21.17% 19.08% 18.40%
2.3 江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状况分析
2.3.1 江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产量大,但技术含量较低
江苏纺织服装企业的产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出口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在江苏纺织服装企业逐年增加和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江苏纺织服装的总量不断增加。就纱的产量而言,2011年江苏省纱的产量就达到了298.77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近28%,在2012年,纱的总产量达到385.04万吨,同比增长了高达41.1%。但是,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纺织产品的成本优势到时江苏很多企业缺乏创新,竞争的动力,在国际贸易中无法获得产品附加值。同时过度的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存在很大的风险,随着我国的人口红利不断消失,部分企业近几年出现用工荒,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前的成本优势不断削弱。所以,出口企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要加强产品附加值的开发。
2.3.2 成本加大,使较多“低成本、高出口量”的中小企业发展艰难
现在江苏纺织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低成本优势的产品的优势逐渐减弱,近年来,我省纺织效率显著提高,运行质量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的生产技术还相对于发达国家较落后,江苏的纺织服装业要想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抗衡还很困难。由于职工对待遇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技术工人短缺,导致了企业的劳动成本持续走高,很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因此“低成本,高出口量”的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3.3 中小企业是出口企业的主力
民营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出口的的主力。江苏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江苏的纺织服装企业达到一万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约为91.7%,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仅占8.3%,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75.1%(见图2-3)。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的比重约为68%。这些中小企业中大多数都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这些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在改变企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江苏纺织服装外贸有很大的影响[2]。
5
图2-3 江苏纺织服装行业构成及民营企业比重
2.3.4 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速度明显趋缓,出口能力不强
2012年11月末,江苏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893.20亿元和39.9亿元,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了1.48%,而利润总额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了8.36%,发展速度明显趋缓。由于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规模较大,原材料供应和销售渠道较为稳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强,因此,大型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好,销售利润率为3.77%,偿债能力较为稳定,资产负债率57.04%,处于合理区间,偿付债务的能力好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江苏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在全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中出口能力并不强,据中国棉纺信息网的统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江苏只占了一席(见表2-3)。作为纺织大省的江苏在发展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表2-3 2013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排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企业名称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即发进出口有限公司 45149604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出口额(万美元) 同比% 102321.2 88577.9 63124.2 62040.4 59600
6.2 75.63 9.13 - 5.05 36.13 16.88 14.29 717.5 -0.67
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7172.5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国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黑河市大黑河岛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龙州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
56110 53060 52568.9 52401.8
6
第3章 江苏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3.1.1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与资金周转困难
近年来,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见图3-1)使这些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产业逐渐丧失价格优势,在2012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美、日、欧的市场份额同比分别下降了2.1%,2.7%,2.4%,这些流失的份额进入了那些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在整个外需下降的同时,江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外贸出口企业需要加快增强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综合优势。江苏纺织产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然而,江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3倍左右。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消失,近年来纺织服装的用工成本增加幅度高达在20-30%,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成本的增加,就会导致纺织服装公司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消失。今年来银行的大量资金流入了国企和房地产行业,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加大,此外,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运营陷入困境,譬如在2008年央视“经济半小时”就报道过江苏盛泽因为资金周转等问题停产近百家纺织服装企业。所以江苏的纺织服装业目前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
图3-1 2008年-2013年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趋势图
3.1.2 出口市场单一
江苏纺织品服装在对外贸易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单一化。美国,日本,欧盟是江苏纺织品服装的三大主要贸易市场,这三大市场占江苏整个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高达80%。江苏多数服装外贸企业是从以来料加工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企业成长起来的,导致这些纺织服装企业的贸易市场还是以前的委托加工国为主。这就导致江苏很多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市的主要贸易对象比较固定。比如,苏州的纺织品服装企业主要出口地是欧美、香港、日本等地。南通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南通80%—90%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到日本;此外,江苏单个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目的国也是比较单一。这样的出口市场构成对某一国家的过度依赖,当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就面临着严重的风险。单一的市场构成可
7
以使企业更容易专注于一个市场专业生产,但也说明了企业规模小,没有太多资源进入到其他的领域。同时,缺乏一个有效的纺织企业系统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够交换信息,相互帮助改善世界上纺织品市场[3]。 3.1.3 生产技术低与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
江苏省的纺织品服装很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样式单一,无法满足发达国家的需求,许多公司无法生产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是盲目的进行来料,来样加工,和简单的模仿,复制国外产品,导致纺织服装行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水平扩张的发展状态。在扩张的状态下,如果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策略会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迅速调整生产的产品以适应市场。但是大多数企业在产品多样化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倘若这些企业在某一单一产品方面具有很强技术水品和服务优势,可以加大这一产品的开发使其一直走在市场的前沿,让后来者永远只能模仿。但是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产品的多样性更多的努力了。目前,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在江苏生产,但却很少看到江苏的自主品牌打入国际高端市场。据统计,江苏纺织品服装以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低于30%,这种情况就是江苏的纺织服装企业无法得到产品的附加值,而大部分利润都由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进口商,销售商获得。,截止到2010年末,江苏服装业总产值10521亿元。江苏服装业目前拥有的世界名牌有2个,中国名牌有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有30多个,江苏名牌有300多个[4]。而这些知名品牌大多都在苏南地区,苏北的名牌相对较少。所以,和广东,浙江相比江苏的纺织服装业处于劳动分工的劣势。在成本不断加大,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江苏纺织服装业需要加快转型的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
3.2 面临的外在因素分析
3.2.1 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借环境保护为名义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它主要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品而提出的一项非关税壁垒,其次才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绿色贸易的流行是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很大的挑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基础很差,所以很容易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以发达国际为主的世界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就江苏省而言,江苏省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的障碍主要是成本、档次、品牌的竞争。但是,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盛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主要障碍。欧洲和美国,日本和通过建立国家环保标准,法律法规等,建立了一系列限制和阻止外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入本国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保护本国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标准和规定对进口服装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条件非常苛刻,导致以这些国家为主要市场的江苏省纺织品服装出口频频受阻;另一个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随机抽取3152家出口企业分析得出,2012年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企业有23.9%;造成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达685亿美元,其中影响排在前五的省份就有江苏省,纺织服装业作为江苏主要的出口行业且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影响很大(见图3-2)。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