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纲说明的题型示例(含标示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6:48: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纲说明的题型示例(含标示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说明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

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型示例

(二)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

(2012年高考大纲卷)

(新增)

3

落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①修睦,晚唐诗人。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的“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2011年高考全国Ⅱ卷)(未变,沿用)

4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纲说明的题型示例(含标示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0xq2f1zb3qhtz4wh2h1h1yk7phau00sl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