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班 级___________ 执教者___________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二、本期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进度:
第一课 春 天 3课时(1-2周) 第二课 放 牧 3课时(3-4周) 第三课 手拉手 3课时(5-6周) 第四课 长鼻子 3课时(7-8周) 第五课 游 戏 3课时(9-10周) 第六课 美好的夜 3课时(11-12周)
1 / 17
第七课 巧巧手 3课时(13-14周)
第八课 时间的歌 3课时(14-15周)
第1课 春天
教学内容
聆听1、杜鹃圆舞曲 2、春晓 演唱1、春晓 2、布谷 3、小雨沙沙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1、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在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后.根据歌曲的意境配伴奏.并能随《春晓》模唱.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布谷》.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模仿“布谷”的歌声.表现“春天来了”. 通
过对歌曲《布谷》与乐曲《杜鹃圆舞曲》的比较.能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光盘等. 第一课时
聆听 演唱《春晓》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2、教师板书《春》. “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3、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
4、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
2 / 17
5、聆听《春晓》 三、学唱歌曲《春晓》 1、按节奏朗诵古诗《春晓》
2、出示节奏谱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来朗读(歌曲伴奏作为音乐) 3、出示歌谱.老师示范演唱歌曲《春晓》. 4、老师采用分句教唱方式学唱歌曲. 5、老师唱词.学生用“la”音来模唱. 6、轻声演唱歌词. 7、解决难点:
1)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2)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3)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4)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 情感处理
师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六、运用乐器表现歌曲------学习三角铁
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沙球: Ⅹ — Ⅹ — 三角铁: Ⅹ — — — 响板: Ⅹ— Ⅹ —
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来演唱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编排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六、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仅学会演唱古诗《春晓》并且还能够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第二课时
聆听《杜鹃圆舞曲》、演唱《布谷》 一、组织教学
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3 / 17
1、师生谈话导入. 2、听赏乐曲——口哨吹奏 3、听赏乐曲——管弦乐曲 4、再次完整欣赏全曲. 5、学习歌曲《布谷》
(1)师: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发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 (2)师:老师模仿一种声音.你来猜猜谁来了? 5 3 | 5 3 | 2 1 2 | 1 — ‖ 布 谷 布 谷 春 天 来 啦. (3)音乐游戏:扮演春天 (4)学唱歌曲《布谷》
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唱到“布谷”时做挥舞翅膀的动作. 6、课堂小结:
同学们.春天来了.张开你的眼睛去外面寻找春天吧!
第3课时
演唱《小雨沙沙》 一、导入
生听《小燕子》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二、歌曲教学
1、师:你听.这是春天的什么声音?
2、生闭眼聆听.师晃动手中装水与米的可乐瓶. 3、生:…… 4、师:真有想象力.你们也来试试.
5、生随音乐《小雨沙沙》有节奏晃动手中的可乐瓶. 6、师:真美的声音.春天的使者又与你说悄悄话了. 7、生静听录音范唱.“是谁?在说什么?” 8、指名生回答. 9、揭题:《小雨沙沙》 10、生跟教师有感情朗诵歌词.
11、师:你能用人声模拟春雨声吗?比比谁最象. 12、生自由试试. 13、指名生尝试.(随机表扬激励)
14、组员间模拟并互评.(引导生发挥想象:还可编配什么声音?)
4 / 17
15、师:让我们一起为歌曲伴奏.
16、生聆听录音范唱.将模拟的声音配入歌曲.17、生自评.表扬激励. 18、生选择表演:或扮演种子或扮演小雨或模拟风雨声或可乐瓶伴奏. 19、师生表演. 20、生自评、互评
21、生随录音范唱演唱歌曲.(分层:能演唱歌曲的唱歌词.有困难的模拟风雨声) 22、 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演歌曲?”(引导生注意形式的多样) 23、各组表演.
24、组组互评.(师随机表扬激励) 三、为春天配上声音
1、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声音. 2、师生交流.得出合适的声音. 3、最后大家分组读一读.
师:春天还有那些声音呢?对春天、大自然说一句话. 四、小结.
第二课 放牧
教学内容
聆听1、牧童短笛 2、牧童 演唱 1、牧童谣 2、放牛歌 知识与技能 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的
一、学会在“La”手势的辅助下.唱准“La”的音高.能随教师模唱《牧童谣》的旋律.
二、能和小伙伴合作.用问答的形式演唱方式边唱边表演《牧童谣》.
三、初步认识和掌握双响筒高低音色的表现效果.在掌握正确演奏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敲击方法.
四、在歌曲《牧童》的演唱中.能用合适的节奏加入三角铁和双响筒的伴奏.
五、能听辨钢琴曲《牧童短笛》在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听出旋律中的相同部分.并能背唱二到四句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5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