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4讲功和功率功能关系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0:4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2

道的半径较小.为研究方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点为抛物口,下方接一满足方程y=x9的光滑抛物线形状管道OA;AB、BC是半径相同的光滑圆弧管道,CD是动摩擦因数μ=0.8的粗糙直管道;各部分管道在连接处均相切.A、B、C、D的横坐标分别为xA=1.20m、xB=2.00m、xC=2.65m、xD=3.40m.已知,弹珠质量m=100g,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E为BC管道的最高点,在D处有一反弹膜能无能量损失的反弹弹珠,sin37°=0.6,sin53°=0.8,g取10m/s,求:

2

(1)若要使弹珠不与管道OA触碰,在O点抛射速度v0应该多大;

(2)若要使弹珠第一次到达E点时对轨道压力等于弹珠重力的3倍,在O点抛射速度v0应该多大;

(3)游戏设置3次通过E点获得最高分,若要获得最高分在O点抛射速度v0的范围. 答案 见解析

52

解析 (1)由y=x得:A点坐标(1.20m,0.80m)

9

122

由平抛运动规律:xA=v0t,yA=gt,vAy=gt,vA=v0+vAy代入数据,求得t=0.4s,v0=

23m/s,vAy=4 m/s,vA=5m/s;

(2)由平抛运动速度关系,可得θ=53°,求得AB、BC圆弧的半径R=0.5m

vE2

对E点:3mg+mg=m,求得:vE=25m/s

R对弹球由O点到E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yA-mgR(1-cos53°)=mvE2-mv02

求得:v0=22m/s;

2.65-2.00-0.40

(3)sinα==0.5,α=30°,CD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α=30°(可不求)

0.5设3次通过E点的速度最小值为v1,有:

1212

mgyA-mgR(1-cos53°)-2μmgLCDcos30°=0-mv12,求得:v1=23m/s

设3次通过E点的速度最大值为v2,有:

12

mgyA-mgR(1-cos53°)-4μmgLCDcos30°=0-mv22,求得:v2=6m/s

考虑2次经过E后不从O点离开,有:

12

12

-2μmgLCDcos30°=0-mv3,求得:v3=26m/s

2因v2>v3,所以23m/s

拓展训练7 (2019·宁波市3月模拟)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字形固定轨道与水平桌面的右端相接,“9”字全高H=0.8m,“9”字上半部分四分之三圆弧半径为R=0.2m,钢管的内径大小忽略不计.桌面左端固定轻质弹簧,开始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其右端处于A位置,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2.16J,将质量m=0.1kg的可看作质点的小球放在A位置与弹簧相接触,解除弹簧锁定后,小球从A被弹出后经过B点进入“9”字形轨道最后从D点水平抛出,AB间水平距离为L=1.2m,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重力加速度g取10m/s,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水平地面足够长,试求:

2

(1)弹簧解除锁定后,小球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若小球从“9”字形轨道D点水平抛出后,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倾角θ=45°,每一次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水平速度分量保持不变,小球弹起来的竖直速度分量减小为碰撞前的一半,直到最后沿着水平地面滚动,求小球开始沿地面滚动的位置与D点的水平距离以及碰撞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6m/s (2)9N,方向竖直向上 (3)8.4m 1.4J

解析 (1)设小球到B点时的速度为v0,弹簧解除锁定后,由动能定理得

Ep-μmgL=mv02 v0=6m/s

(2)对小球由B到C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1212-mgH=mvC-mv0

22

1

2

vC2

在C点:FN+mg=m R解得:FN=9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9N,方向竖直向上

1212

(3)小球由B到D运动:-mg(H-2R)=mvD-mv0

22解得:vD=28m/s 第1次到达地面时:vy=

2

,vy=vD=28m/s

tan45°

vD竖直方向有:2gh=vy,解得:h=1.4m.

小球离开D点直到最后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总时间:

vy1vy1vy1vyt总=+2×[×+()2×+()3×+…]

g2g2g2g281

2××102328

代入:t总≈s+s=7s

1015

1-2

小球离开D点直到最后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运动的位移大小:

x=vDt总=8.4m

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gh ΔE=mgh=1.4J.

专题强化练

基础题组

1.(多选)(2019·温州市联考)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答案 ABC

解析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始终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减小,故A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B正确;

以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有关,取决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故D错误.

2.(2019·诸暨市期末)人们用一块弹性毯子将小孩竖直抛起,再保持弹性毯子水平,接住小孩,这是阿拉斯加当地人的一种娱乐方式.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毯子将小孩上抛,毯子对小孩做正功,小孩机械能增加 B.小孩在空中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小孩由最高点下落,一接触到弹性毯子就立刻做减速运动 D.小孩由最高点下落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小孩机械能守恒 答案 A

3.(2019·金华十校高三期末)“反向蹦极”是蹦极运动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将弹性绳拉长后固定在运动员身上,并通过其他力作用使运动员停留在地面上,当撤去其他力后,运动员从A点被“发射”出去冲向高空,当上升到B点时弹性绳恢复原长,运动员继续上升到最高点C,若运动员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视为质点,忽略弹性绳质量与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A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小 B.运动员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C.运动员在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减小量大于运动员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答案 D

4.(2019·广东深圳市第一次调研)在水平地面上方某处,把质量相同的P、Q两小球以相同速率沿竖直方向抛出,P向上,Q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两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A.P球重力做功较多 B.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

C.落地前瞬间,P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 D.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答案 D

解析 根据W=mgh可知两球重力做功相同,选项A错误;上抛的物体运动时间长,根据P=

W1212可知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选项B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v=mgh+mv0,t22

两球落地的速度相同,根据P=mgv可知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4讲功和功率功能关系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7xf34ppa7px008twlp8xswm2yhl0015l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