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 、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课文内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表达“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说说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
1、先让我们来听一首献给地球妈妈的歌曲。(播放《热爱地球妈妈》) 2、(在学生听完一段的时候)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教师作好即时评价并板书课题) 活动二:读通
记得曾经一位遨游太空目睹地球的宇航员也曾经像同学们一样发出类似的感叹(出示课件:“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下面请同学们也把宇航员的感叹读一读(学生读完,然后齐读)。 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都是善于发现思考问题的!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老师了解到你们都想知道地球怎样可爱,又为什么容易破碎?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地球可爱的部分用“()”括出来,把课文中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地方用“[]”标出来,然后对子之间开始交流。下面开始!(教师巡视)
活动三:读懂
一、交流课文中描写地球可爱的部分 1、学习第一段(课件)
(1)“薄”字读音。形容厚度小读“bao”和浅在一起时读“bo”
(2)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3)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齐读。这句话还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4)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
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课件: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板书:无私 慷慨。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试着用“慷慨”一词说一句话。地球无私的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同学们都知道那些矿产资源?象这些要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地质变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远消失的资源,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除了这些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特点是可以循环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资源。可见在这段话中提到的矿产资源只是地球的各种资源中的一种,你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吗?(板书:举例子)
3、总结:地球赋予万物生命,哺育人类成长,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美自己的母亲。齐读(课件: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二、研读“地球容易破碎”。
1、可是,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多么令人痛心呀!书上是怎么说的! 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三四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刚才大家所讲的就是关于地球容易破碎原因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某些罪恶的行径!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的3、4小节再好好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体会,把课文中描写人类罪恶行径的词语画下来!
2、我们一起交流!(学生读“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当你们面读这些破坏行为的时候,你们心里是什么滋味?用一个词语说说你此刻的心情!
3、你知道人类的这些破坏行为,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吗?生交流。(板书:不能再生 生态灾难)能具体到某些事嘛?
4、老师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关资料。(出示课件)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我们都不忍心说下去,因为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的妈妈呀!有句话说得好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忍心自己的妈妈伤痕累累呢?请跟着老师读—
课件出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5、是呀,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课文还怎么说的?生读课文中描写地球相对渺
小的部分。说明方法。
6、多么小的船啊,在海浪中颠簸,这就是地球!地球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柔弱,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可是我们人类在不断索取的同时还在有意地破坏,这多么令人感到痛心啊!再读——(课件出示:宇航员感叹的话)
活动四、读透
1、感受地球的容易破碎形成强烈震撼
2、同学们可曾想过,假如有一天地球真的破碎了,我们将到哪儿去?
同学们,不是不允许我们拥有美好的理想,而是我们的理想是那么的遥远。谁来读课文的5、6、7小节。当学生读到40万亿公里的时候,教师进行讲解。 师点拨“至少”一词的作用。
3、课上到这,真不知道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样的体会?有话要说吗?想说吗?(学生反映不是太快)那,老师就给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用笔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展示时做好即时评价。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那是儿女对母亲的依恋,那时儿女对母亲的感念!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能将自己的想法化作自己的行动,来让端起课本齐读。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板书:精心的保护地球)
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将老师所发下的一篇文章《田野里的哭声》好好读读,画出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写上自己的体会!另外,可能的请找一找《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爱护》这本书,也拿来读一读。课后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如,森林的覆盖率,煤、石油的储藏量,然后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太可爱: 美丽而渺小,慷慨、无私
只有一个地球 精心保护地球 太容易破碎:资源枯竭、不可再生
教学后记:
第4—5课时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说说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 3.交流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读通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质疑。
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2. 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3.讨论:
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 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
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