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封闭阳台的保温设计要求
阳台和直通房间间应设置外墙和门窗。 黑龙江省大部分阳台都是封闭式的。封闭式阳台和直接联通的房间之间理应有隔墙和门、窗。有些开发商为了增大房间的面积,吸引购买者,常常省去了阳台和房间之间的隔断,这种做法不可取。
一方面容易造成过大的采暖能耗,另一方面如若处理不当,房间可能达不到设计温度,阳台的顶板、窗台下部的栏板还可能结露。
因此,本条文第1款规定,阳台和房间之间的隔墙不应省去。本条文第2款则规定,如果省去了阳台和房间之间的隔墙,则阳台的外表面就必须当作房间的外围护结构来对待。 考虑到常常有些封闭式阳台作为冬天的储物空间,本条文的第3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要求。
朝南的封闭式阳台,冬季常常像一个阳光间,本条文的第4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要求。在阳台的外表面保温,白天有阳光时,即使打开隔墙上的门窗,房间也不会多散失热量。晚间关上隔墙上的门窗,阳台上也不会发生结露。阳台外表面的窗墙面积比放宽到60%,相当于考虑3米层高,1.8米窗高的情况。
4.2.10 外窗的气密要求(强条)
并不是气密性越高越好,补风的综合考虑。
4.2.11 凸窗的限制要求
北向不应设置凸窗、落地窗;凸窗突出外墙不大于400mm;凸窗传热系数比普通窗降低15%;凸窗顶部、底部、侧面传热系数不小于外墙;凸窗的窗面积、墙面积按照展开面积计算。
4.2.14 换气装置和换气设施(强条)
居住建筑采用塑钢窗后,气密性增加,有利于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研究表明居住建筑采用塑钢窗后,换气次数一般小于0.2次/h,不设置换气设施,当建筑物内有人时,室内空气质量无法保障。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其它可行的换气设施。 ? 4.2.15 与土壤接触地面、地下室、地下室外墙保温要求 使用挤塑苯板;地面宜全保温;周边地面热阻; 保温层厚度同主体墙面;无地下室的外墙和地面构造; 地下室外墙构造;桩基础承台梁的保温。
? 6.1.1- 6.1.2 不必进行耗热量指标计算的前提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满足限值要求; 体形系数满足规定; 窗墙面积比满足规定; 建筑层高满足规定限制。 ? 6.2.1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 qH =qHT+qINF-qIH(W/㎡) qH 建筑维护结构传热量;
qINF空气渗透耗热量;
qIH内部得热(居住建筑为常数3.8W/㎡,公建为变量)。 ? 6.2.2 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qH = qHq墙 + qHw屋顶 + qHd地面 + qH mc门窗 ? 6.2.3 墙体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qHq = ΣаεqiKmqiFqi(tn-te)/A0
? 6.2.4 屋顶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5
qHw = ΣаεwiKmwiFwi(tn-te)/A0 ? 6.2.5 地面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qHd = ΣKdiFdi(tn-te)/A0
? 6.2.6 外门窗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
qH mc = (Σ(а KmciFmci(tn-te)-ItyiCmciFmci))/A0 窗(门)太阳辐射修正系数Cmci计算烦琐,建议查表6.2.6-2
? 6.2.7 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 qINF = 29.65x(18- teV0)/ (te+ 273A0)---不采暖楼梯间 qINF = 32.12x(18- teV0)/ (te+ 273A0)---采暖楼梯间
? 6.3.1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标准
1.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层高满足规定限制。 2. 建筑耗热量指标qH小于附录B中表B.0.2-2限值。
3. 建筑耗热量指标qH大于附录B中表B.0.2-2限值必须调整设计,使之满足总体性能热工性能要求。
? 附录A 关于各种判定表及计算表的使用
表A.0.1-5,为判定表、面积计算表、主体传热系数计算表、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表,相当于统一格式计算书,必须填写。
表A.0.6,热工计算表,需要进行建筑物总体耗热量指标权衡判定时填写。
? 附录D 关于平均传热系数及热桥线传热系数 居住建筑标准中平均传热系数采用叠加法而非面积加权法。 Km = K+ΣψjLj/Aj
计算线传热系数ψ,需要首先通过二维传热软件计算出二维热流Q,比较烦琐,建议在工况相似条件下,查表D.0.7获得各种线传热系数ψ值。
D.0.8 外保温墙体:
外墙-内墙线传热系数=0; 外墙-楼板线传热系数=0; 外墙-外墙角线传热系数=0。
D.0.9 屋顶无明显结构冷桥,平均传热系数可采用主体传热系数。 E.0.3 坡屋面屋顶计算规定
E.0.12 凸凹墙面的朝向归属计算规定 E.0.13 内天井墙面的朝向归属计算规定
对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理解
1、新标准提供了所有常用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固有性能、各种系数数值等),并以表
格形式提供了直接选取的可能,提高了实际操作性能。 2、新标准对体形系数超限问题提供设计依据,一般情况下均可以有效避免权衡判定的烦琐计算。
3、新居住建筑标准尤其简化了一般不需要权衡判定情况下的设计计算,甚至无须同以往那样计算平米耗热量指标。
4、新的省标公建是50%节能标准,居住建筑为65%节能标准,计算模型不一样,计算公式和具体要求有很大差别,如本次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了线传热系数的新概念。
5、新标准对于超限后的权衡判定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比较、调整
6
设计工作,应努力避免权衡判定。
6、新标准对阳台、凸窗等进行了细致规定和要求,作为技术设计人员,避免引导建设
单位打超限的擦边球。目前我们不具备真正进行公共建筑权衡判定的能力。
7、居住建筑权衡判定是耗热量指标限制,公共建筑权衡判定是与参照建筑的耗热量比
较,涉及空调能耗时,需要借助动态计算分析软件,非建筑单专业所能够处理的问题。
8、重温三个基本修正系数: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α,大于1的系数,对热工不利,计算工程实际材料热工性能时使用,用以修正实验室理论数据。
传热系数修正系数ε,考虑太阳辐射、天空辐射等有利因素,一般小于1,在计算传热量时需要,仅计算传热系数时不用。
温差修正系数a,省标中居住建筑计算传热量时需要。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