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差
高差是指模型板顶面与相邻股道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基础顶面标高。
基础标高的规定为:线路两侧和位于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地面100~200mm,一般应低于轨面200~500mm;位于站台上的基础顶面,应高出站台面100~200mm。
基础标高用丁字尺和皮尺配合测量。
将模型板限界、方向和高差调整复核无误后,在其顶面安装基础螺栓框架,并进行加固,使模型板能承受浇制时所施加的荷重。
二、搅拌与浇制
(一)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方法有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两种。因接触网基础较分散,且受地形限制,所以一般采用人工搅拌方法。 人工搅拌混凝土是在作业平台上进行的。作业平台用方木、钢板等材料搭成。作业平台应略高于基础顶面,基础侧稍低,应支稳固。
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加料顺序一般为砂子→水泥→水→石子。将砂和水泥分先后倒在钢板上,用铁锹反复干拌三遍,直至颜色均匀;按水灰比的要求加水,湿拌三次后再加入定量的 石子进行搅拌,直至石子与水泥砂浆没有不均匀及分离现象为止。
(二)浇制
浇制混凝土前,在基础坑底应先铺100mm厚的石子。 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即向坑内灌注。为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大于3m,否则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等措施。浇制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歇。特殊情况下,间歇不得超过二个小时。分层灌注,边灌边捣。
(三)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有机械和人工两种方法。
机械振捣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灌注层之间的粘结力。目前多采用电动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已捣层30~50mm;不得触及模型板及螺栓,与模型板保持100mm的距离。当混凝土不再明显沉落,气泡不再显著发生,表面外观均匀时可以结束振捣。
人工振捣劳动强度大,振捣效果差。一般在无电源等特殊情况下采用。人工振捣用捣固铲,每次灌注的混凝土不宜过多,250mm一层为宜。
(四)片石填充
浇制基础允许填充片石,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1.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锻烧过的片石,不宜使用卵石; 3.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在位置基础结构最小尺寸的1/3; 4.片石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应小于29.4MPa; 5.片石在填充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6.片石与模型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基础螺栓接触。 7.片石间距应能使振捣器振捣,不宜小于100mm。
8.上、下层片石间距不应小于100mm,在最上层片石的表面,必须有不少于100mm的混凝土覆盖层。
第三节 养护与拆模
一、养护
21
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正常硬化、防止出现脱水或干缩现象的一项必要措施。
基础的养护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当温度高于+5℃时,用湿草帘、温麻袋或湿砂将混凝土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其湿润。一般在浇制完毕后10~12小时内,应即开始遮盖并浇水。在炎热和有风的天气中,浇制后2~3小时以内遮盖和浇水。
养护时间由水泥型号和气候条件而定。如普通水泥一般为10~14天,火山灰水泥和矿碴水泥一般为14~21天。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为原则,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二、拆模
基础模型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进行。
基础拆模后,如有蜂窝麻面,可用钢刷清除干净,以1:2或1:2.5的水泥砂浆修补;蜂窝空洞较多或有裂纹、露筋时,应凿去全部深度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石子,钢刷清除表面,以细骨料混凝土修补,其等级应比基础本身高一级并仔细捣实。
第四节 杯型基础
我国在京——秦线部分车站和广——深线车站采用了硬横跨。杯型基础用于硬横跨圆支柱的固定。
杯型基础分两次完成,先浇制基础,填充混凝土待支柱竖立并整正后再进行。基础内布置有钢筋网,施工时其中间部分用铁皮圆桶(内模)控制定位。
(一)杯型基础施工方法 1.安放底盘
底盘用钢筋焊成,主要是定位和固定内模。将底盘三个支腿打入坑底约150mm,其中心孔应位于基础中心铅垂线上,且高出坑底300~350mm。将中 心定位钎通过孔中心打入坑底150~200mm。
2.坑底铺垫石碴
在基坑底部铺垫100mm厚的石碴。 3.浇制底部混凝土
基础底部浇注200mm混凝土。 4.安放钢筋骨架
将钢筋骨架放入基坑中,并使骨架根部插入混凝土层50~100mm,骨架中心应与基坑中心铅垂线重合。
5.安放内模
内模置放于底盘三个支腿内,并竖立于已浇制的混凝土表层上。 6.浇制混凝土
按配合比配制并拌合,在内模外侧进行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不断调正钢筋骨架、内模,使其铅垂中心线与基础铅垂中心线保持重合。
7.骨架与内模的校正
用钢筋焊一定位架,其中心焊一打有小孔的扁钢。将定位架放在内模上,把线坠线穿过小孔并使线坠尖部悬于定位钎顶,如相互对正,则说明内模位置正确,如不重合则应调整内模。
8.抹面与养护
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应设局部模型板,混凝土灌满后将顶面抹平。养护方法与软横跨钢柱基础相同。
9.填充混凝土
支柱整正符合标准后用细石混凝土在支柱周围灌注,并用钢钎捣实。为了保证硬横梁安装可
22
靠,应先将一侧支柱固定,另一侧支柱整正后用木楔先做临时固定,待硬横梁安装后再填充混凝土。
(二)杯型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1.基础顶面应高出地面200mm;两侧基础顶面距股道最高轨面的距离应相等,且不大于600mm。
2.应保证内模铅垂中心线与支柱安装中心线相重合。浇制过程中注意调整内模,使其处于垂直状态。
3.混凝土用料标准、配合比、拌合要求、捣固要求等与软横跨钢柱基础相同。 4.基础浇制完毕后应将基础杯口覆盖,以防落入石块等物,影响支柱安装。
23
第七章 支柱安装
第一节 支柱类型
一、按材质分类
接触网支柱按材质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两大类。 (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制成。在制造时,首先对钢筋预拉使之产生预应力,然后再浇灌混凝土而成。一般简称为钢筋混凝土支柱。
钢筋混凝土支柱具有造价低、省钢材、维修简单和便于安装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支柱从外形上可分为方形和圆形支柱。方形支柱又可以分为横腹杆式和斜腹杆式,我国目前采用主要的是横腹杆式。
1、横腹杆钢筋混凝土支柱,如表12-1。
表12-1 钢筋混凝土支柱型号规格表
支柱容量 支柱型号 (kN2m) H388.7?2.6788.7?3。0柱长(m) L 11.3 11.7 11.7 12.2 10.8 11.2 11.2 11.7 15.5 15.5 15.5 15.5 L1?L3 柱底尺寸(mm) L2 柱顶尺寸(mm) a 267 413 413 400 280 425 425 413 300 300 300 300 c 196 213 213 210 200 217 217 213 300 300 300 300 锥 度 i1 1 40140使用 范围 b 550 705 705 705 550 705 705 705 920 920 920 920 d 290 291 291 291 290 291 291 291 403 403 403 403 38 78 93 60 38 78 93 50 90 130 150 170 8.7 8.7 8.7 9.2 8.2 8.2 8.2 8.7 12 12 12 12 2.6 3.0 3.0 3.0 2.6 3.0 3.0 3.0 3.5 3.5 3.5 3.5 i2 1 1201150 软横 跨 支柱 腕 臂 支 柱 HH938.7?3。0609。2?3。0388.2?2.6140140140115011501120HHH788.2?3。0938.2?3。0608.7?3。0140140140115011501150HHH9012?3。513012?3。515012?3。5125125125115011501150HHH17012?3。51251150注:表内腕臂支柱8.7m高的用于半补偿链形悬挂;8.2m高的用于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柱中9.2m高的用于半补偿链形悬挂,8.7m高的用于全补偿链形悬挂。
钢筋混凝土支柱符号的意义如下: 例: H388.7?2.6
H——钢筋混凝土支柱; 38——支柱容量(kN2m);
8.7——支柱露出地面高度(m)(见表12-1注); 2.6——支柱埋入地下深度(m)。
支柱容量是指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许可弯矩值。钢筋混凝土支柱的支柱容量是指支柱的地面处所能承受的最大许可弯矩值。
2.圆支柱
接触网采用的圆支柱为环形等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简称圆支柱。外径为?400mm和?350mm两种,见表12-2、表12-3。
表12-2 ?400环形等径支柱规格技术参数
24
型 号 ?400容 量 (kN2m) 长 度 (m) 14 14 14 12 12 杆 径 (mm) 400 400 400 400 400 标准弯矩 (kN2m) 60 80 100 60 80 参考重量 适用范围 (kg/m) 215 腕臂柱 215 215 215 215 锚 柱 腕臂柱 锚 柱 GQ6011?360 80 100 60 80 GQ8011?310011?3609?3?400?400 GQGQ?400GQ809?3?400
表12-2 ?350环形等径支柱规格技术参数
容 量 型 号 (kN2m) GQ4011?35011?36011?3长 度 (m) 14 14 14 12 12 12 杆 径 (mm)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标准弯矩 (kN2m) 40 50 60 40 50 60 参考重量 适用范围 (kg/m) 190 腕臂柱 190 195 190 腕臂柱 190 195 锚 柱 锚 柱 ?350?350?350 40 50 60 40 50 60 GQGQGQ409?3509?3609?3?350?350?350GQGQ符号中GQ表示高强支柱,其余与横腹杆式混凝土支柱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二)钢柱
钢柱一般用角钢焊接而成。
钢柱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但造价高、易锈蚀。一般用于多股道的软横跨支柱和设立混凝土支柱有困难的地方,见表12-4。
表12-4 常用钢柱型号规格表
尺寸 型号 G509。5a (mm) b (mm)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1000 1000 10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c (mm) 210 210 210 200 200 2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500 400 400 d (mm)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600 600 600 800 800 800 1000 1200 1200 L (m) 9.5 9.5 9.5 10 10 10 13 13 13 15 15 15 13 15 15 支柱重量 使用范围 (kg) 257 303 341 桥支柱 267 315 355 525 597 675 650 698 软横跨支柱 816 1135 1022 软横跨锚柱 1140 软横跨及双线路腕臂支柱 270 270 270 250 250 25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G709。51009。5GG5010G70101001010013GGG150132001320015GGG2501535015GG150?40013G250?25015350?25015G钢柱符号的意义: 如: G20015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