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分层作业7 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中图版必修3-精装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8 【精选】20xx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分层作业7 东北地区概况及农业生产条件 中图版必修3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3题. 评价类别 热量满足率 满足程度 水分满足率 土壤养分满足率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 光温潜力利用率 气候潜力利用率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农作物A 22 79 84 76 11.3 51.0 64.2 76.4 农作物B 22 84 84 29 4.4 20.2 24.1 28.7 农作物C 16 84 84 42 4.5 29.0 34.7 41.4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与最主要优势因素分别是( ) ①光照 ②热量 ③降水 ④土壤 ⑤社会经济因素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④⑤ 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C.农作物C B.农作物B D.农作物B和C 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2 / 8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1.C 2.A 3.C [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三种作物的满足程度中,热量满足率最低,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从表中信息可知,土壤养分满足率最高,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因素是土壤.第2题,农作物A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说明该地区最适合种植该种农作物.第3题,该地区水分满足率较高而热量满足率较低,说明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纬度较高的湿润地区.] 20xx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1791万吨,其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读东北局部地区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4℃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受纬度影响 C.图中河流均不存在凌汛现象 D.该地区河流一般有春、夏两个汛期 5.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D 5.A [第4题,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可知甲气温最低,根据图中年平均降水量可知丙降水量最大,甲、乙降水量均为400~500mm;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该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以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降水为主,因此一般有两个汛期.第5题,黑龙江省人口少,劳动力不丰富;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较多;土壤肥沃;由于热量不足,粮食单产不高.] 下面图示地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据此回答6~8题. 【导学号:57522062】 3 / 8 6.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7.图中A 山脉多针叶林,B和C 山脉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 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 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 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 8.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6.C 7.B 8.A [第6题,东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甲省是最大的木材调出省,该区大部分是春小麦区.第7题,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热量不同而导致的.第8题,对林业来说,因为当初的不合理开发,现在东北地区天然林数量急剧减少,在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森林只呈零星状分布,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人工林的营造,减轻对原始林的压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简略图. 4 / 8
相关推荐: